第二十七章 关塞萧条行路难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二十七章 关塞萧条行路难(第 4/4 页)
“这是自然。”公孙珣收回笑意,侧倚在榻上,显得有些百无聊赖起来,却是随手指向东面太行山方向。“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我说的我的志向是对的,凭什么?谁信?所以注定只能用刀剑来做过一场。而且,我也早就知道,自己涤荡天下、镇压豪强、解构世族的志向其实是在逆时而行,注定艰难,所以也曾一度犹豫,要不要就此罢了,取了天下,做个周文王,有何不好?或者干脆只是伊尹、周公也不错吧?但未央宫前一番话说出来,心下反而坦荡,再无犹疑。阿越还记得我在当日便发出那番《求贤令》吗?”
“自然记得。”
“那固然是表明姿态的一种方式,但何尝不是我知道前路坎坷,真心渴求同志呢?”公孙珣感慨而言。“当然我也知道,这种同志恐怕除了自幼教授我一些事情的母亲之外,世间可能并无二人,所以我并不指望身边能聚集多少同志,然后同心协力……君臣之义也罢,为我用名利禄位所购也好,只要有人愿意助我一臂之力,随我走下去,我便已经知足了。”
公孙越闻言一时不语,却终于是恳切而言:“兄长……你我之间本不该再言什么效忠追随之语,但兄长既然难得托出心腹之言,我也只能专程说一次了……你与婶娘的那些道理,我听过一些,但着实只是半懂,可是我自幼追随兄长,莫说是兄长心存的可能确实是一些拨乱反正的大志向,是真正的道理,便是倒行逆施,我也一定会随兄长一路到底,至死方休的!”
言罢,公孙越便在塌上正色大礼相对,以至于俯身投塌。
“不至于如此姿态。”公孙珣见状先是在榻上扶起对方,然后却又摇头嗤笑不止。“只是兄弟闲话而已。而且再说了,从今日来看,大局终究在我,最起码现在袁本初尚未超出我的盘算……将来事成,这天下人想来也会渐渐懂我的。”
公孙越不再多言。
隔了五日,就在田中粟米、大豆,将要成熟之际,使者快马从井陉归来,带来了一个让公孙珣和大部分幕僚都已经预料到的消息——张燕从紫山出发,集中了北太行各部精锐两万余,在井陉内部安营扎寨,试图阻拦公孙珣。
这绝不能容忍,必须要立即击破对方……这不仅是因为张燕阻隔了井陉,更重要的是,如果公孙珣不能迅速击破张燕,随着南太行的大规模盗匪北上,田地中成熟的庄稼,很可能会在这些无序盗匪的无序劫掠中浪费和损失到一个令人心痛的地步。
于公于私,于情于理,公孙珣都要在秋收前的这区区几日内迅速击破对方,逼降其众,控制隘口。
但是,一来时间紧迫,二来被隔绝在太行西侧,公孙珣偏偏又没有多少兵力可以调度,三来井陉那个地形又实在是复杂,所以能不能迅速击破对方还真不好说。
又或者,本就是因为如此,张燕才敢鼓足勇气从山中出来,然后摆开架势。
“贼虽乌合之众,却有两万,且据有井陉天险,兄长准备调集多少人马?”第二日的军议上,公孙越明显活跃了不少,以至于主动蹙眉提问。“秋收在即,若不征调辅兵的话,太原郡卒只有三千可用,而若等雁门郡卒来援……”
“三千郡卒,两千义从,足够了。”公孙珣打断对方正色而答。“昔日淮阴侯在井陉内背水一战,万余新兵大破陈余二十万众,今日我正准备仿效淮阴侯旧智,故技重施,那以五千对两万算,兵还多了呢!”
公孙越一时愕然。
—————我是兵太多了的分割线—————
“汉之末也,董卓乱政,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总揽关东,握兵十万,私心苟且,逡巡不前,折身并购三州,则虎视河北,强盛莫敌。唯太祖以两万燕卒,克四郡,行三千里,破蒲津、降潼关,横行三辅,诛除董卓,故正逆可分也……臣松之曰,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英杰矣。”——《典略》.燕.裴松之注
ps:鸡新书上架《仙子请自重》,大家去享用啊!
多数一句话,前一章犯了个很幼稚的错误,希望大家没注意到。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