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强移栖息一枝安(上)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二十八章 强移栖息一枝安(上)(第 2/4 页)
内部分叉的两条通道,一条横穿通道的河水,无数可以屯兵、藏兵的山谷,无数通往太行山中的岔路,最后再加上通道合二为一时的两侧险要隘口,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却依旧非常简陋的井陉军事地图。
而说完这些以后,之前在晋阳一直很沉默的娄圭却依旧没有停止,而是进一步看向了骑在白马之上,被众人簇拥着的公孙:“君侯!”
“我知道的子伯的意思。”公孙听到呼喊不由握着马缰轻笑。“子伯是想说,张燕如此姿态,此战不可避免,而我们五千兵马,中间还有两千精锐……或者说是一千五百精锐……对上两万贼寇,也并非不能战而胜之,可非要仿效淮阴侯背水一战,却未免有些强人所难……对否?”
“不错。”娄圭也在马上坦然应道。“臣下正是此意,自古以来,名将未有如淮阴侯者,而淮阴侯生平用兵,也未有如背水一战者……偏偏这一战又是自古以来记载最清楚的一例,敌我双方谋划,战前战时战后过程,甚至还有淮阴侯自己事后剖析,纷纷记载于史册,便是不通兵法的,只要读过安利号版印的《史记》,恐怕都清楚无误。那敢问君侯,张燕会不知道吗?他既然知道,还会犯下如陈馀一般的过错吗?”
“譬如呢?”
说话间,众人已经来到隘口内部的第一个宽阔山谷中,也是庞德驻军之处,便纷纷下马,而公孙虽然下马步行,却依旧与娄圭交谈不止,周围人也纷纷随从,然后竖耳倾听。
“譬如说,”娄圭下得马来,指着营地外的一条小河(绵蔓水支流)言道。“张燕进入井陉,将在何处立寨?当时背水一战,顾名思义,便是说双方在井陉中间隔河对峙,然后才能使得淮阴侯利用水道分兵,主力背河立寨,而派遣部将高邑以两千轻骑绕道往对方大营身后潜藏……如果张燕不在绵蔓水以东的两条道中的一条上等着,而是抢过绵蔓水先行背水立寨如何?如果他干脆后退到远离绵蔓水而又格外狭窄险要的井陉东口处死守又如何?届时,君侯准备如何背水一战?”
“子伯此言有误。”公孙并未进入营地中给他预留的大帐,而是直接扶刀而行,穿营向东,来到营前河水处才稍作驻足,逼得包括持节而来的王朗在内的诸多人纷纷随从。“张燕绝不会在东面隘口扎营,最多是派少数部队把守那里,防止常山方向的部队涌入隘口两面夹击于他而已……”
娄圭微微一怔,却意外的没有反驳。
“须知道,他现在是个山贼,紫山只是北太行四五十个山岭中较大的一个而已,其人直属最多万人,两万之众一定是他紧急召唤了井陉周边各部!换言之,张燕的兵力得有过半属于周边各部匪首,那些匪首是不许主力部队的营地离开撤入太行山的那条岔路太远的,更不可能让出那条通道给我。”公孙没有在意对方的反应,而是盯着河面,扶刀兀自言道。“同样的道理,他也不会轻易跨过绵蔓水,来个反向背水立寨……因为他的部众同样不许他这么冒险。”
娄圭缓缓颔首,表示赞同。
而公孙言至此处,却也是环顾左右,渐渐凛然起来:“咱们一直说什么精锐之军与乌合之众,可什么叫精锐之军,什么叫乌合之众,到底有何区别?其实精锐之军比之乌合之众,不仅是士卒更高大健壮、军械更齐备耐用,也不仅仅是士卒吃得饱,赏赐有多少,更多的乃是令行禁止,让将领如臂使指,以至于能够随时在战场上把握主动……实际上,淮阴侯背水一战,关键并不在什么置之死地而后生,恰恰就在于全程把握主动而已!而我所言淮阴侯故智也在于此!”
娄圭心中微动,张口欲言,却还是闭上了嘴,并顺势扫过身侧几人,而有意思的是,荀攸也恰好看了过来,然后二人齐齐耷拉下了眼睑。
“你们听到了吗?”公孙说完这些话,最后才图穷匕见,却是盯住了身旁一群衣着格外整洁的义从。
却正是张既、刘璋、贾逵、杨修、法正、孟达为首的一众新义从。
这些一直跟着公孙,大部分都是在三辅才加入的年轻人闻言多有变色……以他们的聪明,早已经明白了公孙的意思。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