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排行榜
首页
阅读记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7章 习俗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167章 习俗(第 1/2 页)

    由于快递的原因,本书更名的时间会有所推后,预计正常的话今天就可以正式更名为《悠闲大唐》了。↓书荒閣中文网www.shuhuang ge.com↗届时发现找不到书的情况,还请不要惊讶。最关键得,是不要忘记订阅啊,亲们!

    ……

    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对于现代时空来说,大唐时空里的年味则要重上了很多。

    眼瞅着离新年越来越近,都不用李安然吩咐,身为管家的王有德就已经开始指挥着下人,为过大年做起了准备工作。

    唐时还没有贴春联的习俗,往往是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个名字,挂于门首,称为“仙木”或“桃符”。

    传说神荼、郁垒乃兄弟,“性能执鬼”,居桃树下。五代时,后蜀孟昶于桃符上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据说这是第一副春联。以后“桃符”成为春联的别名。

    其实在贞观时期还没有春节的说法,按照大唐当时的节日传统,是将每年最后一天和每年的第一天分开。年末叫做除岁、年初则叫做元旦。

    除夕之前,人们尽量往家赶,以求与亲人团聚。除夕夜全家团聚欢宴,喝驱寒去湿的花椒酒,即把花椒放于盘中,饮酒时撮一点放入杯中。宴后全家人围坐火盆到天明,称为“守岁”。

    杜甫曾有诗云:“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董思恭诗云:“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储光羲诗曰:“阖门守初夜,燎火到清晨。”写的就是欢宴和守岁的情景。

    除夕还有一种驱除瘟疫的迷信仪式。称为“傩”(nuo,音若挪)或“大傩”。这是从远古传下来的活动。而在《论语》中就有“乡人傩”的记载。

    唐人于此日选男童,戴可怖的面具,着红黑衣裤,击鼓舞蹈以驱鬼。领舞者称“方相氏”,伴舞者称“侲子”,另有执事十二人。唐诗中的“傩声方去疫”(姚合),“更为乡傩羡小儿”(徐铉),即说的是这类活动。

    而大唐的皇家在此日则要举行规模盛大的“大傩”仪式。人数达五百多人。沈佺期《守岁应制》诗云:“殿上灯人争烈火,宫中侲子乱驱妖”。而王建则有更详细的描写:“金吾除夜进傩名,画裤朱衣四队行。院院烧灯如白日,沉香火底坐吹笙。”

    与后世过年同样得是,在除夕的晚上,全家老少要聚在一起吃喝玩乐不睡觉,这就是一直流传至今的“守岁”风俗。

    唐朝人喜欢大家族聚居。如果有辈分高的老人在,那么不但老人的直系儿孙,可能连已经成家的弟弟、侄儿、出嫁的妹妹、外甥都聚在一起团圆守岁。在唐代的风俗之中,长者要后饮,而最后饮者被称之为“蓝尾”。

    子时一到,辞旧迎新。“守岁”人们纷纷起身。晚辈给长辈行礼,奴仆给主人叩头,大家要说拜年吉祥话。而男性则以双膝跪倒叩头为主,叩头时间、次数、身体姿态取决于行礼双方的身份地位。

    女性正式礼节叫“肃拜”,初唐时“肃拜”是先双膝跪地。然后在胸前抱拳拱手或者合什,身体和头部也跟着微向前低伏一下。动作幅度不大。武周后,唐妇女“肃拜”礼比以前更简便,不用跪地,站着往前弯腰一拱手就行。

    等到了第二天,也就是新年的第一天,俗称为元日。唐朝人特喜交际、爱热闹,正月初一长安城里家家户户都设着酒宴,邻居们相互拜年。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走到谁家吃到谁家,这还有个专门的名目,叫“传座”。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友们都在看

沧元图

作者:我吃西红柿

分类:玄幻

更新:2021-04-19 04:16:12

最新:完结感言

伏天氏

作者:净无痕

分类:玄幻

更新:2021-08-09 12:49:49

最新:第2723章 成魔

大道朝天

作者:猫腻

分类:玄幻

更新:2020-08-21 20:31:55

最新:后记(窗外的湖)

元尊

作者:天蚕土豆

分类:玄幻

更新:2021-01-30 22:48:49

最新:完本感言

天下第九

作者:鹅是老五

分类:修真

更新:2021-02-21 15:01:24

最新:新书《弃宇宙》发布

三寸人间

作者:耳根

分类:修真

更新:2022-06-01 04:27:12

最新:新书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