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4章 军事演习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1854章 军事演习(第 3/4 页)
“防空导弹的破坏力,你们都亲眼看到了,十二枚导弹,全部在有效杀伤范围内将战机命中,这意味着敌人驾驶战机的飞行员根本没有办法逃脱。以这种导弹如此高的命中率和巨大的威力,一旦击中,任何飞行员都不可能生存下来!”
说到这里,丁墨兰又问道:“各位将军,你们知道现在日本有多少飞行员吗?”
中南方面军情报处长白飞平少将想了想,回答道:“由于三七年在华北遭遇连续空战失败,日本上下逐步意识到了飞行员培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石原莞尔上台后,拨出专款,新建了二十多所飞行学校,并把大量富有经验的飞行员脱离一线部队,派到飞行学校担任教官。到现在为止,日本陆军航空队有大约四千名现役飞行员,海军航空队有三千名航空兵,飞行学校的预备飞行员,数目十倍于此!”
白飞平的回答,让所有人心中一震,顾长风惊讶地说道:“好嘛,****的小日本,学咱们学得挺快的啊!这么说来,日本空军的潜力还是挺大的嘛!”
丁墨兰点了点头:“没错,这个数据是真实的!虽然我们也创办了大量航校,飞行员的数量远在日本之上,但若是在战争中飞行员损失太大,也会吃不消。因此,我们就需要尽量保存我们的飞行员,消灭敌人的飞行员。
“大家不妨想想,一架飞机从原料到制作成零件,再到组装成品需要多长时间?依照目前我们南华的战机生产速度,有个三周到四周时间足够了;但是,培养一名优秀的飞行员,需要多长时间?没有一两年、四五百个小时的飞行时间,那些飞行员根本就不算合格!就算是这样,还不包括前期从小学到大学十多年的基础教育时间!
“要知道飞行员可不同于普通的步兵,不是光识字就能驾驶飞机上天的,还需要一定的综合文化素质,掌握高等数学、物理知识以及许多专业飞行技能,才能很好地操纵战机,自由地翱翔在蓝天之上。
“这次演习,地对空导弹的对象是最便宜的攻I战斗机,看起来似乎很亏!但若是加上飞行员呢?另外,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来犯的是双发甚至四发轰炸机,情况又会怎样?至少我们的B-4轰炸机,由于严密的装甲防护,寻常的高炮对其威胁不大,没有这种地对空导弹,对付这样的巨无霸,陆军可不好下嘴!”
丁墨兰的话,让大家连连点头,深以为然。顾长风决定等演习结束,立即打报告多争取防空导弹车,以壮大部队的实力。
这时,前方的演习依旧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很快“红方”的坦克部队便突破“蓝方”的防守,占领了纵深阵地。
......
新京,总参谋部作战室,军事通报会依然在进行,不过现在讨论的对象,已经换成了日本。
“一直以来,世人都小看日本的战争潜力,以为其小国寡民,战争必不能持久。实际上,日本加上侨民,有上亿人口,即便女多男少,以四千万男丁计算,适合当兵的人也超过一千万,若是加上大量殖民地人口,拉起千万人的军队,绝无问题!当然,不是说有人口就能武装起来,还必须得有武器和弹药,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此外还得有大量粮食进行补给。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日本的扩张选择得很巧妙,现在其进攻中国的部队,收缩在山东、华北和东北,这些地区都靠近日本本土,补给方便,占用部队数量和军资不多;南方,日本占领兰印群岛已经有两年半,期间大量吸引美国人投资,再加上把荷兰、英国、法国投资的工厂企业全盘接受下来,工业潜力很大,尤其是大量油田及炼油厂,为日本提供了足够的‘工业血液’,使其自三八年后,已不虞燃油短缺之困!
“北方,日本占有了远东和库页岛,其中库页岛是有名的石油产区,年产石油上百万吨,基本上能够满足其本土及中国作战需要。而其从西伯利亚搬运回来的大量矿山开采设备以及工厂的生产线、机械和机床等,极大地提升了东北的工业实力,导致现在东北的工业水平已经超过了日本本土!
“东北是个不折不扣的聚宝盆,铁矿石和煤炭资源丰富,日本建在东北的钢铁厂,年产钢已经突破四百万吨,生铁六百多万吨,大大地支援了其各个战场,再加上占领东印度后,又将印度大部分的钢铁产能变成了枪支弹药。日本钢铁的分配大致如下:日本本土产出的钢铁,全力建造船舶,我国东北、兰印群岛和东印度地区的钢铁厂,则主要用于生产陆军的武器装备。”
听了刘卿的汇报,杨杰插话道:“这么说起来,日本本土、兰印群岛、东印度以及我国东北地区,是支撑日本军国主义的四只脚,未来发起对日作战,我们先一举斩断东印度这条腿,再削去东北那条腿,仅剩下两只脚的日本,就会立即倾斜、栽倒?”
刘卿点了点头:“确实是这样!因此,日本正抓紧时间,以期尽快占领澳大利亚,那么即便是东印度和东北丢了,日本依靠本土、兰印群岛及澳大利亚,依旧呈三足鼎立之势,不虞倾覆之祸。澳大利亚经过华人集团多年的开发,已成为著名的铁矿石产区,英美资本又建有许多钢铁企业,真正算得上是地大物博,一旦占领,发展潜力无穷,日本势在必得。”
黄智问道:“听说日军已经占领西澳大利亚的珀斯城,目前正沿着海岸线的铁路和公路,向纳拉伯平原地区挺进?”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