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 电冰箱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八十七 电冰箱(第 2/4 页)
“你呀,是把你妈当成了当糊涂老太太了吧?告诉你,别小看你妈,我可什么样的冰箱都用过,你都未必知道……”
这还真是猜中了开头,猜不中结局,母亲的态度让洪衍武一万个没想到。
不过过,王蕴琳的话是真的。她平生见过的,确实就比洪衍武多。
因为经济的好转,洪家早就不用糊纸盒了。那么既然有空闲,夏日天热又睡得晚,王蕴琳索性就当聊天解闷儿,给儿子描述了一些自己当年的生活旧影。
在昏黄的灯光和轻摇的蒲扇下,洪衍武惊讶地得知,敢情在封建时代,根本无需用电,豪门世家就已经使用上了一种木质外观,铅和锡为里,使用天然水冰来制冷的冰箱了。
这种冰箱不仅外形美观,而且在功能设计上也十分精巧科学。“盖”和“门”的设置,实际上是将箱体分做了上下两层,上层为冷冻,下层保鲜,与现代冰箱的造型极为相似。
除此之外,冰融化时吸收室内的热空气,通过盖上镂空的排气孔调节室温,还可以起到空调的作用。
从这点来说,这种环保型的老冰箱,比起当今的冰箱还更有一份独到的妙处。由此也可知道,我国古人的智慧到底有多么地出众。
此外,洪衍武还有一个没想到。
原来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沪海滩上也早就有了电冰箱的踪影。
他的父亲洪禄承,当年在沪海租界里兴办的西餐厅、咖啡馆、舞厅和夜总会,就用上了大冷柜。在炎炎夏日,能够很方便地为时髦的沪海小姐和先生们,提供清爽的冷饮和冰淇淋消暑。
至于私人家里的电冰箱就不多见了,一定要特别富裕的人家才会拥有。
当时的冰箱大多数从外国进口,个头巨大,绝对和今天时髦的二百升以上大冰箱有的一拼。全金属制造的外壳,等闲四五个棒小伙子也休想动它分毫。
而且说起价格来也是异常惊人,最早的世界名牌“frigidaire——北极冰箱”,在欧洲也是奢侈品。没有十几条“小黄鱼”的代价是拿不到手的。
这个厂家可是生产冰箱的老祖宗,据说全沪海当时只有不超过十台这样的冰箱,就算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
于是这几台冰箱自然成为身份的象征。“哈同花园”、“百乐门舞厅”或是政要之家,谁都说不清它们的归属。
又有谁能想的到,他的父母恰恰就是拥有这样一台顶级冰箱的人。而他大哥洪衍争,幼年时喝的鲜牛奶,就是放在这个如此稀罕的冰箱里存贮的。
大概真的已经憋闷在心里多年了。如今能放心地跟儿子诉说,王蕴琳的语气里透着一种愉悦和轻松,从一开口就滔滔不绝,大有收不住口之势。
这让洪衍武不仅窥视到了当年洪家富贵生活的一鳞半爪,也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母亲的心境。
他忽然意识到,其实母亲对他说起这些,倒并不是怀念当初的奢侈与荣光,而是在缅怀她已逝去的岁月和年华。回忆她与家人共处的幸福时光。
由于他们的家庭属于另类,得随时收敛着,蜷缩着。母亲始终无法光明正大地回忆自己的过去。
只是回忆,恰恰又是一个人最宝贵的东西。而人一旦需要长期地否定过去,回避真实。那就等于精神上有了断档和残缺。
这无疑一种极大的扭曲与折磨,也是一种既可怜又难堪的孤独。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