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树上有对野鸳鸯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39章 树上有对野鸳鸯(第 2/3 页)
“经此一事,蛇灵至此窘迫之境,实因身份不密,思虑不周之故。今后,在蛇灵内部,也当严格保证各自身份的隐秘性!”袁客师意有所指道。
......
在新蔡城东北三十余里之外,小汝水的西侧,有一极小的村庄,名曰东扬村,全村不过数十户人口。村中原本有丁壮五十余,大都被充入越王的义军队伍。越王事败,只逃回了二十来人。
李俭一行十多人,便隐匿于此村之中。悄然间控制了此村,以作遮掩,大部为老弱,很容易。村中人大致也清楚李俭这一行人不简单,猜测也是败军,但不敢多言。
一方面是慑于李俭等人的武力,另一方面,村中既然有丁壮逃归乡里,为保子弟,也基本没有告发的可能。
时间一晃而过,如今已然入冬了,李俭率人在此村已然隐遁了七八日。豫州上下已然尽在官军掌控,各县重归朝廷治下。
照理说,乱事平定,豫州当进入战后重建阶段,官府抚民、安民,消除叛乱的影响。但事实上,在官军的强力控制下,豫州却是风波不定,乱象不止。
只因为张光辅下令,大肆于豫州境内搜捕“越王叛党,逆贼余孽”,先从城邑清查,慢慢席卷乡里。
在豫州民间,却是有不少参加过“义军”的丁壮逃归。
官军的清查,自然是有效果的,但扰民甚重,逮捕了许多人,尽杀之。不过几日的功夫,豫州又添加了诸多杀戮,更甚于此前的交战。
且发展愈演愈烈,从搜捕叛贼,渐渐发展成抢掠乡里。再加张光辅对麾下的放纵,有的官军便开始不加甄别,行“杀良冒功”之事。
东扬村靠近颍州,在豫州边缘,又是个迷你村,暂时未受波及。李俭原先有东进颍州逃亡的打算,谁料探了探路,以豫州乱事之故,再加张光辅通报,颍州的防控一样严密。
再有汝颍阻隔,这么些人聚在一起,也没那么容易避过盘查。
在东扬村北面,有一道平缓的小山坡,在山坡之后,有一片小密林。
对树林,李俭总有种特殊的感情......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