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六章 给我的,我都给你们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五百四十六章 给我的,我都给你们(第 2/4 页)
书生笑道:“洛阳城的事情解决了,可荆南的事情要怎么解决?”
荆南的事情,也有学宫插手,那边的饥荒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据说已经开始有了吃人的事情出现,要是延陵再搞不定,想来要不了多久,那场动乱就要蔓延开来,到时候自然会有另外的说法。
延陵王朝和学宫的关系既然已经到了这个样子,那么自然会不死不休。
这远远没有结束。
这两个书生看着远处,满是感慨,这世间的世俗王朝到底在想些什么,老老实实跟在学宫身后不好?
非要想着要去做什么自己另外门户的事情,当真是好笑。
岂止是好笑。
简直是愚蠢。
他们想着事情,却是没有注意到身后不知道什么时候飘来了一道剑光,他们没能反抗半点,便被那剑光夺了性命。
身体无力的倒了下去。
有个面无表情的悬剑男子站在街角,朝着远处走去。
与此同时,天地之间,忽然生出了一道浩瀚剑意。
这道剑意一经生出,便好似一剑刺在了洛阳城里的那些修士心里。
而且是重重一剑。
无数修士瞪大眼睛,不可置信的异口同声开口,“沧海?!”
“剑仙?!”
这个世间的剑仙,以前只有一位,现在有两位。
可这是哪一位?
可不管是哪一位,为何就这样什么也没有讲就刺出了一剑。
无数修士都不解。
但无数人都能看到天际生出了一道青光。
那道青光是剑光。
片刻之后,青光分离出来一道蓝光。
再然后。
是一道血色的红光。
……
……
不管有多少光,都是剑光。
五彩斑斓的剑光在云端生出。
早已经把之前的乌云全部驱散。
如果说之前李昌谷那一剑是为了制造一位祥瑞的假象,那么这一剑的目的就是为了让那一道白光退散。
李昌谷站在摘星楼上,看到这些剑光在洛阳城的天际盘旋,沉默片刻,竟然是高声笑道:“可否容李昌谷再递一剑?!”
声音穿过云端,只是少部分人能听见。
远处传来一个字,“可。”
这就是那位剑仙答应了。
李昌谷哈哈大笑,苦昼短瞬间出鞘,无数磅礴剑气起于摘星楼,破空而去!
有一条黄龙起于这一剑身后。
咆哮而入云端。
如果说之前的那道白光就能让无数百姓相信这是祥瑞,那么这一条黄龙便更是让他们深信不疑。
那条苦昼短所化的黄龙其实就是一道剑气,他在空中咆哮,就要去撕扯那些五彩剑光。
明知道来人出剑的是一位剑仙,但是李昌谷没有半点犹豫,也没有半点害怕,做了一个最为决绝的选择。
那就是还剑。
他是一位登楼境的剑士。
已经差一步就能走到最后的剑道高峰,但是这一步,说起来差一步,却是差的千万步。
他完全是没有胜过那人的机会。
那人是叶长亭都还好,但要是朝青秋亲至的话。
便真的是不管怎么都没办法了。
李扶摇本来这才离开摘星楼,走在街道上没多久,偏偏就看到这番两剑之争。
他咽下一口口水,感受着这道剑气其中蕴含着的无数剑意,试探道:“朝剑仙?”
叶笙歌对这道剑气无感,她知道自己与沧海差的还远,自然没有生出半点心思,不管那位是剑仙还是圣人,都和她无关。
李扶摇沿着街道走了一段路,这才看着李小雪说道:“你看得见吗?”
李小雪一怔,心想着这么一条黄龙和五彩斑斓的剑光,她怎么看不见?
李扶摇知道李小雪在想些什么,他皱眉说道:“我为什么看不到这一剑?”
朝青秋的那一剑,极其玄妙,人人都能看到那道剑光,但是没有多少人能够看到那些剑光背后的剑意,那是朝青秋对世间的剑士的馈赠,但实际上,他这一剑,是为李昌谷而出的。
李昌谷有大才,能够从三教的那条坦荡大路上走下来,主动来到这条羊肠小道,便能说明很多问题。
这个世间很少有李昌谷这样的人,不仅能在三教的那条坦荡大路上走得很远,也能在剑道上走得很远。
只是这个世间的修行,除去天赋和意志之外,机缘很重要。
李扶摇便是出名的天赋不够,能够走到这么快,除去得益于这个大世之外,就是因为机缘两字了。
李昌谷没有什么机缘。
甚至还有些难。
他被人困于摘星楼上差不多百年,阻碍了他修行整整百年。
要没有这么百年时间,谁也不知道,这位昌谷先生,到底会不会在现在就已经跨过登楼,来到沧海了。
但不管如何,现在他正面临着他修行以来的最重要的机缘。
朝青秋借他一剑。
是的那一剑,是朝青秋专门给他的。
说是借是因为,剑递出来之后,上面是他朝青秋的剑意,是他朝青秋的剑道,所以是借。
要有朝一日,朝青秋的剑变成了李昌谷的剑,这才真正达到了这一剑的作用。
对的,他这一剑是借给李昌谷的,当然也顺便是能让所有看到这一剑的剑士们都得到些东西。
唯独李扶摇。
朝青秋不愿意他看到这一剑。
早在当年的北海,朝青秋遥遥看了李扶摇一眼。
他就说过,他不适合学他的剑。
是的,那个时候的李扶摇不适合。
现在也不适合。
他的剑道,没有他朝青秋的影子,这是最好的。
对于李昌谷,朝青秋的寄望是沧海。
但是对于李扶摇,朝青秋远不是如此想的。
沧海之上,到底还有什么。
朝青秋已经看到了些东西。
所以他比这世间任何人都知道,剑士一脉绝对不要第二个朝青秋,一定要许许多多的某某剑士。
递出那一剑之后,朝青秋坐在某处台阶上,轻声笑道:“你们给我的,我都还给你们。”
身旁那女子则是仰着头看着天际,笑着说道:“真美。”
——
剑山,剑气一日胜过一日。
自从重开剑山,吴山河坐上剑山掌教的位子之后,这些日子里,已经有很多人都想登上剑山学剑了。
只是剑山规矩不变,还是那个老规矩,天黑之前登上山顶便算是过了入门考。
这种考核,并不简单,所以这么些天来,也没有多少人能够登上剑山。
寥寥几位而已。
黄昏时刻,在剑山脚下。
一老一少乘坐渡船渡过绿水湖,在那船夫爽朗的笑声中下船,老人背着一柄剑柄古旧的长剑,下船之后,给那船夫递过几颗铜板,那船夫也不细数,只是收尽怀里,看着老人和那个孩子,真诚说道:“刘远路祝愿两位能够上得山,成为真正的剑士!”
老人抱拳回礼,言语里满是谦逊,这一看便是在江湖里摸爬滚打有些年头了,所以说话,滴水不漏。
刘远路哈哈大笑,与这老人说了些闲话,然后便撑船离开。
至始至终都没有说话的小剑修站在自家师父的身侧,时不时的伸头去看了看山道那边。
如今的门尘山,早已经不是当年李扶摇登山之时那么荒凉破败了。
当然也不会有那缕剑气在山上守着了。
那个孩子看着渡船渐渐离去,这才拉了拉自家师父的衣袖,不确定的问道:“师父,咱们真的要拜入剑山吗?”
老人笑着点了点头,颇有些感慨的说道:“为师一身所学,实在是都已经教给你了,你跟着师父我,这一辈子能有什么出息呢,顶天不过有日走到太清境而已,即便为师也很是舍不得你,但你这个小子,总归是要去寻条更好的路才行。”
那孩子有些不理解的说道:“师父,朝剑仙不是说过吗,我以后有一天能够成为剑仙啊!”
老人一脸理所当然的说道:“正是如此,你才更要入剑山,要成为剑仙,就凭朝剑仙那句话,肯定是不行的,你到了剑山,刻苦修行,再加上有明师教导,怎么也要比师父强得多,再说了,即便是有一日你没能成为剑仙,就算是成为一位登楼剑士,也比跟着师父要好得多。”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