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罗兰_死亡骑士书友的一些书评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359章 罗兰_死亡骑士书友的一些书评(第 1/4 页)
感谢罗兰_死亡骑士书友的书评,感激不尽。
======
书评一:
看了《深原——乱世英杰传》“.cmfu.\/showboo.asp?bl_id=10263”
第一次感觉看到了真正的历史类小说
在我的理解中,小说应该在自己设定的背景下,严格按照背景和环境所可能发展的轨道来运行的……
这才是真正的小说
三国类题材一直是我的最爱,因为对这段历史相对的了解。
后来无意中看到了《大汉……》从此就多了一本每天必看得书……
在猛子大大的笔下,一个近乎真实的设定的大汉就呈现在了眼前
我看书,不喜欢无限的YY,只喜欢合理的想像,也就是所谓的运气吧
其实大汉是一个以道立国,以士为基石的国家。
三国演义也是小说,他代表的就是明代人眼里的三国,就像现在电视上那么多疯狂的古装片……
在大汉的年代,忠君不是主旋律,当然,几百年的儒家思想还是留下了无数的继承者,这就是朱俊为代表的文人和一些党人,至于王允,袁绍之类的其实还是士人,他们为的是自己家族的利益,为了家族利益可以和奸宦共舞的……
我想这也是袁绍为什么在开始承担做一个家主的责任之前前后后有了很大的变化。
就真正的历史来说,大汉的权利除了在武帝和光武帝年间曾高度集中到皇帝身上外,大部分时间权利都是在宦官,士人,文人中纠缠……
大家并没有真正的忠君意识,在那个年代,还远远没有多少人能认识到“民为本”的民本思想,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士人,因为在那个年代,就想现在,士人就是知识分子,就是有产阶级,他们要钱有钱,要知识有知识,要人才有人才……
士是当时最为强大的一个阶层,说的难听点,在那个年代,得士人支持者得天下
这就是为什么刘秀可以那么容易得得到天下,因为他得到了士人得支持……
士族得权利和地位真正被打破是开始在东晋直到大唐帝国唐太宗李世民得选才方案得出台……
所以说在汉末,要以奴隶之身拯救大汉,那么豹子必须在各种利益之间进行决择……,只有无上得权威,才能逼迫士人接受自己,只有团结士人中可以团结得分子,才能让自己得想法尽可能得展开,这就是为什么豹子必须首先忠于大汉子民,忠于大汉朝廷……
士人是大汉真正得终结者,因为他们得贪婪,所以大汉最后还是忘了,强悍的曹操在自己的屠刀下团结了无数的士人,所以他最强大,但是最后曹魏还是亡于另一个大士人家族“司马家”也是同理,此所谓成也士人,败也士人……
这也是为什么到目前为止,为什么那么多豹子看好的佩服的士人没人辅助与他除了田家……
而袁绍却可以得到那么多的士人的支持,可以说如果没有曹操和袁绍的分兵,那么豹子和北疆最后的结局是肯定的,是必将败亡的,这点田丰说的并没有错,可惜,袁绍太顾家族利益,而忘了照顾士族利益,所以曹操的分兵又是必然的……
这就给了豹子和北疆一个机会……
其实豹子和北疆可以说成是黄巾的延续,只不过他们更理智,更符合真正的民众的意愿。在那个年代,如果民众是被压抑着的,如果爆发出来,那么力量是无穷的,这也是大秦,西汉王莽之所以灭亡的原因,不过不同的是在秦末和西汉末年的农民起义中,最后是士人篡夺了农民的起义成果……,如何激烈和引导民众门的愤怒和爆发是北疆和豹子能否成功的关键之所在,也是唯一的一个机会……
猛子的大汉把各个环节,各个阶层,各个流派,各个思想都穿插在一起,根据形势的发展,大家分了合,合了分,正所谓利之所在,势之所趋……,一切的一切都那么的顺其自然,都那么的流畅……
这也是他和别的所谓的小说的区别
YY只能是YY,而不能是小说,因为他们都是阶段性的,脱节的,不连贯的,不符合场景的设置的……,就象日本的很多电视剧的动画片……
而猛子的《大汉……》则完全可以说是一本真正的小说,可能缺陷是有的,但是已经非常的难能可贵了,它顺应着这个环境所限制的潮流的流向,无比顺畅的不断的往前流着……
黑色秦风大大的乱世英杰时段时续,有的时候天天有,没有的时候就几个月都没有……
而猛子的《大汉……》则基本是天天都有的,这个更加的难能可贵……
《佛本是道》是一个经典,但是看到现在很明显的可以感觉到它开端和后续情节的不连贯,作者在刚开始写作和写作到了一个阶段之后,对主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所以留下了一个硬伤……
但是《大汉_》则完全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它从主线来说是非常流畅了,这体现了作者对那个时代的深刻认识……
很多人或许会说,为什么那么多的出名的武将都到了豹子收下,而不是别人手下……
这个是可以理解的,在当时的环境下,黄巾遍地而起,袁绍还没起步,曹操也一样,董卓还在北疆,皇甫和卢值兵权已解……,而且河北和西凉多英才,而且那个年代的武将有一个特性,大多出身草莽,他们佩服的是英雄,所以他们会首先以在豹子帐下效力为荣……
而出身士族的孙坚,夏侯渊,马腾等人和和刘备关系密切的关羽他们首先考虑是士族的利益(刘备考虑的首先是刘家的利益,他想的是以己之力决天下叛逆,这也是为什么三国里面他要讨伐孙吴的一个非常大的潜在因素……),所以他们是肯定不可能和豹子一个战线的……
说了武将,再说文人,现在依附在豹子身边的文人有两类人,一类士族的文人,一类一般的文人,士族依附他,想的是用其武力来匡扶社稷,他们不是真心的,所以在很多决策上都与豹子想背离……,还有一类普通的文人,他们是因为豹子的赏识而依附于他的,他们会真正站在豹子的角度看问题,但是他们的地位不够,他们还得不到河北的士族阶层的认可,所以豹子需要士族的文人和晋阳朝廷来缓和,晋阳朝廷和士族的文人是一把双刃剑,他的存在,就在考验豹子的运气和政治觉悟了……
提到政治,豹子从一个武人必须转型为一个掌握武力的政治家,而这个关键人物就是袁术,是他真正让豹子认识到了什么是政治,如果自己不掌握政治,那么危害会有多少大……,是袁术的一番话,让豹子真正的董卓区分开来了,所以他们的结局必然是不同的,而袁绍们还把他看成第二个董卓,这是最大的不知己……,要为一方之雄,不懂政治的,只能是草莽……,政治是一种“术”,行之以道,用之以术,那么很多事情都可以不用武力了……,因为“兵”是一把更大的双刃剑,起于草莽,无“兵”不行,但是维护一方,当以不战而屈人之兵……
…………
以上种种,我觉得猛子大大都把握的非常非常的好……
这也是我为什么这么喜欢这本书的原因吧……
这是一本严重被低估的书,他里面蕴含了太多太多的内容,以至于我不断的在改变我对猛子大大的出身的猜测……
学历史的不可能把哲理搞的这么清楚透彻……
搞哲学的不可能这么了解历史……
说不是搞文学的吗?不可能人物刻画的这么好,情节描写的这么连贯……
迷茫中……
=============
书评二:
大汉的成功之处(抛砖引玉之用,欢迎大家发表见解)
很多人说大汉太破破妈妈了,看不下去了,说猛子大大是为了凑字数,所以……
对于我不怎么敢沟通……
首先我觉得,在一个乱世,英雄多,狗熊多,奸雄多,小人更多……
所以大家你方唱罢我登场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所以事情会反反复复……
因为这就是人的本性……
特别是士族的
士族的本性是热衷权力,他们把皇帝当自己的禁脔,把大汉看成自己的后花园,把武人看成自己的看家狗……
当然这是所谓的有骨气的忠义的士人……
还有很多怕死的,士人,他们为了活着,活着自己的家族利益,可以今天巴结这个,明天勾引这个,就像为了赚钱的妓女一样,只要有钱就是爷……
说白了,这都是人的本性……
而作为武人,他们看的多的是生死,是从私人堆里面爬出来的,仗打的多了,肯定要思考为什么打仗……
是什么原因要让大汉的武人们不断的打仗……
其实谁不希望能天天回家陪老婆孩子的?谁喜欢天天打打杀杀的?
不过武人也有很多阵营,有士族出身的武人,有用金钱堆出自己地位的武人,有用平明中出来的武人……
所以他们看事情的出发点不同,因为他们自己成功的轨迹和原因不同,所以他们潜意识里面肯定对局势的走向和如何把握局势的看法不同……
所以他们之间也会有纷争,也会有分分合合……
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
而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大汉会这么成功,这么真实……
说白了,就是把人性给看透了,把各自角色的性格给写活了,把各自角色走过的和将要走的路和他的性格和立场都联系起来了
当人物不单单是人物,而是作为事件的骨头,通过他的个性和他的立场出身,把骨头和血肉连接起来,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人……
这就是大汉……
有人说大汉的繁琐的,反反复复的,越看越迷糊的
但是我说大汉是真实的,是有血有肉的……
===================
书评三:
局势分析和后期可能的走向预测
豹子是没兵没粮了……
估计也就会为了抢兵粮和报复田楷和曹操而出兵攻打他们……
而袁绍,马腾等人呢估计要为了天子在关中耗上了……
而刘表见了袁绍的种种作为之后,估计也会另寻阵营联合了,估计他的目标就是曹操,因为曹操毕竟还是尊奉天子的……
而刘备估计就在徐州苦苦挣扎……
袁术则估计会在扬州和孙氏联合谋夺徐州或者就内斗了
而曹操还是有可能利用关中之局,为自己谋求更多的地盘……
不过说到成事在天,我想后面的是谋事在人……
对于曹操和袁绍决黄河的举动,估计很多士人是接受不了的,袁绍这里有田丰,沮授,郭图等人,那么曹操那呢?
估计成事在天这章,豹子还是要多些磨难的。
还有那些隐而未出的那些纯粹的谋士(没有家族利益牵挂的),看到豹子为了民众而放弃霸业(在别人看到,抢到天子就是赢了,因为天子只是工具,号令天下的工具)。那么这些人就会前往投奔豹子,为豹子奠定谋臣的基础……
说到贾栩?这个人还是有野心的。而有野心的人在其野心未消之时,是不会去投靠豹子的……
我想所谓的成事在天,就是要豹子多收些人才吧。武将是一抓一大把了。那么谋臣呢?
司马徽评价刘备无成大局的原因是不得谋臣相助,那么豹子呢?同样也是这个因素……
象徐庶等在那时还在游历天下的文士来说,北疆是他们最好的归宿……
呵呵,对于豹子来说成事既要靠人,也要靠天……
因为他是弱势的一方,他团结的都是弱势的群体,当然其中也有些强势的群体,但是他们并不是真心为了北疆,为了天下……
所以对豹子来说
一、群体太多于弱势,在那个年代,武力是一个因素,但是绝非最主要的因素,因为武力有太多的限制,粮草,还有兵员还有军官等等,而最最可怕的是强势的士族可以操纵民心所向……。所以豹子的磨难就必须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民众明白,谁才是真正可靠的,谁是真正的为了自己的利益考虑的……
二、群体内部有分歧,而且还不小,所以力不能一处使……
三、敌人的强大。敌人强大不是在武力上,而是在政治上,这就是为什么军功,无人能及豹子及其手下大将。但是政治上来说,北疆的政治是不掌握在豹子手上的,虽然他的一些举措开始逐渐的掌握政治了,但是离真正掌握还早……。而他的对手们有的是掌握天下数州的政治,有的是掌握一州之政……。而且为政者,在对外局势上,如袁术所言,在于结交一切可结交的,打击一切可打击的(其实就是合纵连横)。但是豹子在武力上的强势和政治上的弱势的不对称,导致了所有势力都首先是敌人……,其次才有可能是无关人士,才其次才是朋友……。这也是为什么,谁都说豹子是逆贼,是奸臣,是董卓第二……
三、北疆负担太多,北疆人口太多,所以兵员不缺,别人都是兵屯,但是他是民屯。而且他还是仅有的义务兵役制的势力。但是粮草严重不足,首先要解决吃饭问题,要让内部饿不死人,才有粮食供部队打仗……。别的势力没那么大的负担,他们只要养活士兵就可以的。农民有世家大族来为他们养活的……,所以他们没有压力,也没有顾忌。也可以说北疆真正的弱势,就是体现在他的负担上,为了真正的大义,他们背负了别的势力难以想像的生存压力……这才是真正限制他们的……如果说打仗是胜利是建立在百姓饿死的基础上的,那么豹子永远做不到……
所以说很多人都希望豹子一举兵,一出征,则无人能敌……,这是不可能的,不现实的。至少要等温饱问题解决了,那么他才有可能真正的举兵……
现在北疆的用兵,可以说都是在尽量少饿死人的情况下,节约下粮食来打仗的。是事关生死大计之时才被逼无奈才打的仗,而远未到能自由自主的打仗的时候……
大兴水利,田制改革,人事选拔改革……等等的一系列改革和建设开始出成果的时候,那么北疆将拥有实力来支持出兵,拥有实力进行真正的战略规划和主动进攻,只有这样的出兵,才能真正体现北疆的实力,估计豹子坚持到了那一步,那么则其锋一出,而万事具结,到了收官定论之时了……
不过就现在而言,北疆不缺战术高手,缺战略高手。
北疆不缺武将,确治世之能臣。不缺人,但缺人才。不缺力量,但是却还没能集中往一处使……
战略是有选择的防御和进攻,但是目前来看,更多是战术上的。
在北疆的战略高手中,能为豹子所用的太少。不是说人不多,而是说着眼点和豹子一样的太少……,而且能参与进来参加决策的人就更好,很多人目前还都处于执行决策的地步……而且太多人不把老百姓死活当回事,虽然他们厌恶曹操和袁绍屠城决堤的行为,但是他们很多人在自己出在曹操和袁绍位置的时候他们也会做这些事情……
至于说别人打天下,呵呵,那是阿,比如曹操,比如诸葛亮等人,他们打仗的结果是饿死的饿死,战死的战死,再来西晋那些昏君和士族掌权,战事不断……最后来了五胡乱华……
不过就豹子而言,他不会看着大片的人饿死,却省出粮草去打仗……
而且还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北疆的粮草并不是都在豹子手上的。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