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排行榜
首页
阅读记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20章 东汉末年军职制度演变【转载】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420章 东汉末年军职制度演变【转载】(第 2/4 页)

    镇军大将军位在大将军之下,第二品,不常置。两汉均设有大将军之职,位比三公。大将军之上加各种名号者,东汉三国逐渐增多,三国均设此官。

    车骑将军汉制,仅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金印紫绶,地位相当于上卿,或比三公。典京师兵卫,掌宫卫。第二品。

    卫将军汉文帝始置,位亚三司,第二品。在将军中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

    辅国大将军后汉时期设立的高级将军位,位在“四镇”大将军之上。

    镇军大将军位在大将军之下,第二品,不常置。两汉均设有大将军之职,位比三公。大将军之上加各种名号者,东汉三国逐渐增多,三国均设此官。

    镇军将军秩位次于镇军大将军,第三品。

    征东将军魏因汉置,秩二千石,第二品。资深者为大将军。

    征北将军魏因汉置,秩二千石,第二品。魏文帝时位次三公,吴蜀亦置。

    征南将军魏因汉置,秩二千石,第二品。资深者为大将军。

    征西将军东汉置,秩二千石,第二品。资深者为大将军。

    镇东将军第二品,位次四征将军,领兵如征东将军。资深者为大将军。

    镇北将军第二品,位次四征将军,领兵如征北将军。资深者为大将军。

    镇南将军第二品,位次四征将军,领兵如征南将军。资深者为大将军。

    镇西将军第二品,位次四征将军,领兵如征西将军。资深者为大将军。

    左将军汉有左将军,不常置,位如上卿,金印紫绶,掌京师兵卫及戍守边隘,讨伐四夷。平时加诸吏,给事中等号,则得以宿卫皇帝,参与中朝朝议,决定国家大事,若领尚书事就负责实际政务。魏时为第三品。

    右将军汉有此职,金印紫绶,地位如上卿,但不常置。加诸吏、给事中等号则得以宿卫皇帝、参与中朝议、决定军国大事,再领尚书事则负责实际政务。魏时为第三品,有官属。

    前将军三国时常设的高级将军位。负责京师兵卫和边防屯警。位次于九卿,而高于其他临时设置的杂号将军。三国时品级下降,为第三品。开府治事,属官有长史、司马、从事中郎等。

    横江将军三国时仅吴置。以鲁肃任之,镇守沿江辖地,用以横扫来犯之敌,故名。

    护军将军秦置护军都尉,汉因之,陈平曾任此职,尽护诸将。汉武帝时属大司马。建安12年改护军为中护军。魏亦置护军,主武官选,隶领军。资重者为护军将军,资轻者为中护军。

    安南将军四安将军之一,魏时为第三品,掌征伐。

    安东将军四安将军之一,掌武事,第三品,魏吴有置,蜀无。

    平南将军魏置此官,第三品,下有主簿、功曹等属吏。吴蜀亦置。

    平西将军魏时为第三品,下有主簿、功曹等属吏。吴蜀亦置

    征虏将军魏沿汉制,第三品。吴蜀亦置。

    后将军东汉杂号将军甚多,有以前、后、左、右名之者。魏时为第三品。

    武卫将军魏置,第四品。曹操置武卫中郎将。曹丕改为武卫将军,许褚任之,都督中军宿卫禁兵。吴亦置,典宿卫。

    奋武将军汉末,曹操、吕布曾任是官。三国时魏吴有置,蜀未见。

    奋威将军西汉始置。三国均置,第四品。

    建威将军曹魏置,第四品。吴蜀亦置。

    振威将军东汉杂号将军之一,魏沿置,第四品。

    军祭酒即军师祭酒,陈寿撰《三国志》避晋景帝司马师讳,改为军祭酒。魏时为第五品。

    昭德将军魏置,第五品。

    昭武将军魏置,为第五品

    建武将军曹魏置,第五品。

    扬武将军东汉年间有此职,三国均置。

    平戎将军三国吴置,步骘任是职。

    虎威将军三国时杂号将军之一。魏吴有置。

    辅国将军汉献帝时伏完任此官。三国时均置此号。

    安远将军三国时杂号将军之一。

    折冲将军魏所设杂号将军之一,第五品。吴亦置,蜀无。

    破虏将军东汉杂号将军之一。魏时为第五品。李典、孙坚曾任。

    讨逆将军东汉杂号将军之一。曹魏沿置,第五品。

    讨虏将军东汉杂号将军之一。蜀置此官,吴因孙坚曾任此职,后不复置。

    讨寇将军魏置杂号将军之一,第五品。蜀亦置。

    荡寇将军东汉末始有此名。三国均置,秩为第五品。

    牙门将军魏文帝黄初年间始置,第五品,无定员。蜀吴亦置。

    偏将军将军中地位较低者,多由校尉或裨将升迁,无定员,第五品。三国均置。

    平东将军汉置,魏时为第六品。吕布曾任是官。

    平北将军建安十年始置,第六品,下有主簿、功曹等属吏。吴蜀亦置。

    奋威校尉校尉为次于将军之武职。有各种名号,奋威校尉仅三国吴置。

    奋武校尉位在将军下。三国时校尉名号甚多,职责亦不同。奋武校尉仅吴置,鲁肃任之。

    折冲校尉汉末,曹操任奋武将军,任夏侯惇为折冲校尉,后不置,蜀无。

    越骑校尉汉武帝始置,掌越骑。东汉沿置,设越骑校尉一人,比二千石,掌宿卫兵。三国均置。

    督军校尉三国吴置,校尉在将军和中郎将之下。

    赞军校尉位在将军下。三国时校尉名号甚多,职责亦不同。赞军校尉为吴置,鲁肃任之,助周瑜参赞军务,故以赞军名之。

    昭信校尉三国时蜀置,为使臣奉命出使入冠其名号。

    儒林校尉校尉为次于将军的武官,其名号甚多。由于其职务掌的不同,名号亦异。儒林校尉为蜀所特置。周裙任是职。

    军议校尉参议军事的官位。

    先登校尉三国时统兵校尉名目甚多,先登校尉唯吴置。

    汉八校尉步兵校尉掌上林苑门屯兵。越骑校尉掌越骑。长水校尉掌长水宣曲胡骑。又有胡骑校尉,掌池阳胡骑,不常置。射声校尉掌待诏射声士。虎贲校尉掌轻车。中垒校尉,屯骑校尉。

    西园八校尉典军、上军、中军、下军、左军、右军、助军左、右校尉

    (发帖时间:2003:8:19 21:30:14)

    ---muyuan

    (2): 汉的军事体制

    汉的军队分中央军和郡国兵两部分。

    中央的武装力量,按其任务,可分为皇宫禁卫军和首都卫戍军两部分。

    皇宫禁卫军,分属两个系统。

    1.郎卫 其长官为郎中令(后改称光禄勋)。郎卫是皇帝的近卫亲军,负责皇帝宫内部警卫侍从,兼充仪仗,皇帝出巡或亲征,侍卫左右。

    郎中令统领系统

    郎中令

    五官中郎将 主五官郎。左中郎将,主左暑郎。右中郎将,主右暑郎。

    郎中 有车、户、骑三将。

    期门 后更名为虎贲郎,置中郎将。有左、右仆射,左右中郎将。

    羽林中郎将 后更名羽林骑。

    羽林左监,主羽林左骑。主羽林九百人。

    羽林右监,主羽林右骑。

    奉车都尉掌御乘舆车。驸马都尉掌驸马。骑都尉监羽林骑。大夫掌议论,有太中大夫、中大夫、谏议大夫。谒者,有仆射一人,天子出,奉引。常侍谒者五人,主殿上时节威仪。谒者30人。其灌谒者郎中,掌宾赞受事及上章顾问。七十人。

    2.卫士 其长官为卫尉。卫士是皇室禁卫军,负责警卫皇帝、皇后、太后、太子所居宫殿及离宫别苑、帝王陵寝、宗庙、中央政府各官署。其中警卫皇宫的部队最为重要,设若干屯驻扎,各设司马、侯统领;昼夜巡察,警卫宫城诸门,盘查出入人员,由公车司马令、卫士令管理;精选一部分精锐战士,作为机动,应付各种意外事故,由旅贲令统领。

    首都卫戍军

    (1)南北军 负责长安城内的安全保卫,并作为中央直辖的机动部队,应付突发事件。南北军与郎卫、卫士互为表里,强化首都的防卫力量,构成‘内重外轻‘,中央‘居重驭轻‘。维护中央集权。另一方面,南北军与郎卫、卫士相互制约,以防不测。

    南军由卫尉统领。其统领系统为

    公车司马令 掌宫南阙门,凡吏民上章,四方贡献及征诣公车者。丞尉各一人。

    南宫卫士令 掌南宫卫士。丞一人。员吏95人,卫士537人。

    北宫卫士令 掌北宫卫士。丞一人。员吏72人,卫士471人。

    左右都侯 各一人。其中右都侯员吏22人,卫士416人。左都侯员吏28人,卫士383人。

    宫掖门 每门司马一人,七门共员吏41人,卫士539人。

    北军由中尉统领。其统领系统为

    中垒校尉、屯骑校尉、越骑校尉、步兵校尉、长水校尉、射声校尉、胡骑校尉、虎贲校尉,每部1000人左右。此外还有缇骑和城门校尉,缇骑200人,持戟500人。

    北军具备骑、射、步、车各类兵种,因其兵力强盛、训练装备精良,很有战斗力,担负警卫京城、离宫、御苑及机动战斗任务。常奉谴出征。

    (2)京畿兵 即首都所在政区及邻近政区的地方部队。因调动方便,规定由负责首都治安的中尉直接领导以加强防务。

    当时西北边境常有匈奴等少数民族南下侵扰劫掠,南方又有各少数民族的对立和骚乱,山东强宗豪族势大人众,时时想作乱颠覆。郡国兵又散在四方,遇非常事,难以迅速集结。在这样的形势下,建立一支精强的常备军,强化京城武备,以保证京城中央政权的安全和随时征调以对付非常战事具十分必要的。

    地方部队 西汉的地方部队主要屯驻在郡(国)治及都尉治所。各县驻有少量部队,兵员多少取决于郡(国)辖区的规模、人口的多少及经济条件。兵种有材官(步兵)、车骑(骑士)和楼船(水军)各郡(国)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各有侧重,训练不同的军种

    主管地方部队的,在郡是郡守和郡尉,在王国是中尉。

    地方部队是国家的基本武装力量。承担着训练役龄男子、储备后备兵员、向首都和边防部队输送合格士兵、维护地方治安、防范和镇压叛乱、听从中央征调、出境参加作战等任务。

    汉军队直接掌握在皇帝手中。征伐时,都是临时征调中央军或地方军某部,临时有皇帝委任将军指挥作战,事毕即归还原部。从而加强中央集权政治

    (发帖时间:2003:8:19 21:30:48)

    ---muyuan

    (3): 漢書 卷十九上 百官公卿表第七上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友们都在看

沧元图

作者:我吃西红柿

分类:玄幻

更新:2021-04-19 04:16:12

最新:完结感言

伏天氏

作者:净无痕

分类:玄幻

更新:2021-08-09 12:49:49

最新:第2723章 成魔

大道朝天

作者:猫腻

分类:玄幻

更新:2020-08-21 20:31:55

最新:后记(窗外的湖)

元尊

作者:天蚕土豆

分类:玄幻

更新:2021-01-30 22:48:49

最新:完本感言

天下第九

作者:鹅是老五

分类:修真

更新:2021-02-21 15:01:24

最新:新书《弃宇宙》发布

三寸人间

作者:耳根

分类:修真

更新:2022-06-01 04:27:12

最新:新书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