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立马横枪篇 日蚀苍黄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561章 立马横枪篇 日蚀苍黄(第 2/4 页)
桥瑁说,这一定是徐荣的诱敌之计,前面可能有埋伏,还是尽早撤兵吧。
曹操嗤之以鼻。胡轸的一万北军在虎牢关,徐荣自己只有两万人,他哪来的兵力伏击我们?即使他想打我们的伏击,那也是在荥阳到虎牢关之间。从这里到荥阳,没有合适的伏击地形。
鲍信说,曹大人说的有道理。徐荣这么做的真正目的,大概是想把我们诱到荥阳城附近,然后他好找个借口逃到虎牢关去,以便和胡轸合兵一处,凭借关隘之险抵挡我们的进攻,免得遭受损失。看样子,徐荣这两万人还真的是河东的屯田兵。屯田兵不堪一击,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鲍信建议继续追击。能够逼近荥阳,也算是联军的一大战果了,而且对董卓的威胁也大。
第三天联军浩浩荡荡向荥阳开进,为了防止出现意外,速度并不是很快。
到了汴渠后,高顺和梁百武又出现了,这次两人率军阻击联军渡河。双方血战,北疆军不敌,丢下几百具尸体,仓惶后撤。
梁百武一边跑一边骂,把孙亲的祖宗八代都骂遍了。孙亲叫他和高顺一起去打败仗,他不干,说我很久没打过败仗了,打不来了。孙亲说,你不去也行,你自己对徐大人说去。梁百武头一低,算了,不说了,认了吧,反正上面还有高顺顶着。徐荣自从指挥黄巾军打赢了雁门关大战后,在黄巾军将士的心目中,徐荣的地位已经仅次于张燕了。虽然那场大战的直接指挥者是张燕,但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如果没有徐荣的运筹帷幄,这仗是打不赢的。徐荣说话,没人敢不听。
高顺看看他笑道:“你不要生气,马上就要打胜战了。打败仗也有功劳的。”
“我宁愿不要这份功劳,也不愿丢这个脸。”梁百武气呼呼地说道,“也就你,老好人一个,这种事你也干。下面的几个军司马早把你骂翻了,你知道吗?”
高顺笑笑,指指自己的耳朵,“我怎么没听到?”
梁百武看他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气不打一处来,抬手就是一拳,“气死我了。”
==
三月上,虎牢关。
虎牢之名始于周朝,传说周穆王射猎于圃田,将猎获的老虎豢养于此,因而得名虎牢。虎牢关北临奔腾的黄河,南依逶迤的嵩岳,大伾、浮戏、广武三山绵亘,群山为壁,大河为壕,山壑沟峁之中,一条驰道蜿蜒其间,地势极为险峻。大秦国时,此地置虎牢关。本朝由于天下太平无事,虎牢关随即被搁置,年久失修。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起事,威胁京畿,先帝于此再设关隘,命名为旋门关,但因为习惯,一般人还是称之为虎牢关。出了虎牢往洛阳,一路上无险可守。
驻防虎牢关的胡轸接到了徐荣的求援信。
得知徐荣连战连败,胡轸大吃一惊,一边急报董卓,一边带着五千大军赶到了荥阳。
虎牢关距离荥阳三十里,转瞬即至。胡轸和徐荣在西疆的时候就认识,彼此非常熟悉。胡轸看到徐荣神色忧郁,心里很高兴。徐荣离开西疆的时候和他官职差不多,但现在徐荣不但名震天下,而且还做到了龙骧将军,这让他心里非常不舒服。我还以为你天下无敌呢?原来你也会打败仗。这次看你如何收场。
胡轸安慰了徐荣几句,然后说道:“子烈,你兵力不足,吃亏也难免,败了几场小仗,没什么了不起,但现在叛军蜂拥而来,大军粮草严重不足,你如何守城?”
徐荣叹道:“不守了,我要放弃荥阳。”
胡轸吓了一跳,“子烈,你擅自放弃荥阳,是要杀头的。”
徐荣微微一笑,凑到胡轸的耳边低声说了几句,“怎么样?功劳都是你的。你干不干?这一仗如果打赢了,你就是将军了。”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