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排行榜
首页
阅读记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05章 乱世豪雄篇 如临深渊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605章 乱世豪雄篇 如临深渊(第 3/3 页)

    赵岐叹了一口气,“大人,你要知道,孝宣皇帝的改制失败了,否则,怎么会有后来的王莽篡国之祸?”

    李弘迟疑了一下,问道,“孝宣皇帝的改制为什么失败了?”

    赵岐摇摇头,捋须说道:“因为石渠阁之议。”

    =====

    孝宣皇帝虽然尊崇儒学,但他采用的是儒法兼融,德主刑辅的治国之策,所以他力主恢复旧制,认为把皇权和相权分开,把皇室和朝廷分开,更有助于国家的繁荣昌盛,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力的增强,权力斗争的激烈,朝堂上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

    一部分大臣说要独尊儒术以德治国,要修改一些治国之策。一部分大臣则坚持采用儒法兼融德主刑辅之策治国,拒绝修改既定国策。于是,朝堂上下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经学辨议。

    孝宣皇帝为了统一儒家学说,于甘露三年(公元前51),在长安未央宫北的石渠阁,召集了二十余位当代各类经学的硕儒讲论“五经”异同。名士硕儒们论述了他们对经学的不同诠释,再经过长时间的辩论后,由孝宣帝决定采取一种最合适的解释,并把这种经学解释作为官学。

    参加石渠阁经议的有学《礼》的通汉、戴圣,学《诗》的张生、薛广德、韦玄成,学《书》的周堪、林尊、欧阳长宾、张山拊(fu),治《易》的梁丘临、施雠(chou),治《公羊春秋》的严彭祖,治《穀(gu)梁春秋》的尹更始、刘向等。

    经议由梁丘临提问,诸儒回答,太子太傅肖望之平奏其议,孝宣皇帝亲自裁决评判。石渠讲论的奏疏经过汇集,辑成《石渠议奏》一书,又名《石渠论》,共辑奏议一百五十五篇。经过这次会议,博士中《易》增立“梁丘”,《书》增立“大小夏侯”,《春秋》增立“穀梁”。本朝博士经说的分家,除《诗》学原有鲁、齐、韩三家外,其余均始于石渠阁经议。

    孝宣皇帝重视《穀梁春秋》,因为它有利于加强宗法礼仪的控制力量,可以纠正《公羊春秋》学片面强调法治所引起的弊病,适应了当时“稽古礼文”的要求,所以石渠阁经议的结果,就是《礼》学和礼治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大戴和小戴《礼记》,就编成并盛行于这一时期。

    石渠阁会议使孝宣皇帝的权威变成了经学的权威,经学的学术观点随即变成了国家的最高律法,于是“以德治国”成为制定国策的基础,“臣事君以忠”,皇权至上,相权就此被彻底剥夺。

    =====

    孝宣皇帝时有“石渠阁之议”,孝章皇帝时有“白虎观之议”,这是本朝经学的盛事,李弘一清二楚,但他不知道这经学竟然决定着国策的制定,决定着国家的命运,决定着社稷的兴亡。

    李弘躬身受教,轻声问道:“老大人到底要对我说什么?”

    “一是官学。自孝哀帝建平元年(公元前6年),刘歆作《移让太常博士书》,要求立古文经学为官学之后,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开始争斗,至今已有近两百年。这两百年来的事实证明,今文经学是祸国之学,应该立即予以废除,官学改为古文经学。”

    “二是国策。朝廷要立即以儒法兼融、德主刑辅为制定国策的基础,大量修改既定国策。”

    “三是官制。皇权和相权必须分开,皇室和朝廷必须分开,否则,社稷振兴无望。”

    赵岐看看神情凝重的李弘,郑重问道:“大将军能否承担起中兴社稷之重任?”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友们都在看

沧元图

作者:我吃西红柿

分类:玄幻

更新:2021-04-19 04:16:12

最新:完结感言

伏天氏

作者:净无痕

分类:玄幻

更新:2021-08-09 12:49:49

最新:第2723章 成魔

大道朝天

作者:猫腻

分类:玄幻

更新:2020-08-21 20:31:55

最新:后记(窗外的湖)

元尊

作者:天蚕土豆

分类:玄幻

更新:2021-01-30 22:48:49

最新:完本感言

天下第九

作者:鹅是老五

分类:修真

更新:2021-02-21 15:01:24

最新:新书《弃宇宙》发布

三寸人间

作者:耳根

分类:修真

更新:2022-06-01 04:27:12

最新:新书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