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乱世豪雄篇 箭在弦上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781章 乱世豪雄篇 箭在弦上(第 3/4 页)
“你夫人说的?”李弘想到筱岚一直陪侍在长公主身边,马上取笑李玮道,“仲渊,你竟敢泄漏朝廷的机密大事,我看你是不想活了。”
“大将军,我上有老,下有小,最近又添了一个小儿子,你就饶了我吧。”李玮连连拱手,皱眉苦脸地说道。
李弘大笑。
“筱岚可说了长公主的目的?”
“据说,这是张温张大人临死前的一个心愿。”李玮正色说道,“皇权和相权的争夺在本朝延续了几百年,至今依旧没有一个结果,但从光武皇帝中兴大汉开始,皇权已经开始逐渐凌驾于相权之上。张大人认为,只要是皇帝,都想总揽大权主掌权柄。这个皇帝如果雄才大略,那么皇权凌驾于相权之上,有助于社稷的兴盛,相反,如果皇帝昏庸奸佞祸国,那么社稷就会象现在一样摇摇欲坠,甚至迅速败亡。所以,张大人告诉长公主,皇权凌驾于相权之上是迟早的事,官制必须要改,免得君臣之间总是为了相权而争斗不休。不过,为了防止昏君滥权祸乱社稷,相权还是必需拥有它的独立地位,这样即使昏君误国,朝廷还能继续保持良好的运转,维持社稷的生存。”
李弘陷入了沉思。
“仲渊,你觉得张温大人的建议……”
“这是张大人的一个心愿,仅仅是一个美好的心愿而已。”李玮嗤之以鼻,“本朝自高祖皇帝以来,已历四百年,多少先辈曾为完善官制而呕心沥血,甚至不惜献出生命,但结果如何?孝武皇帝伟大吧?不过权重尚书台而已?光武皇帝伟大吧?不过把丞相之权一分为三而已。长公主就是一个小孩,好奇心重,偏偏手上又有权力,所以她为所欲为,什么东西新鲜玩什么。我看这样下去,迟早要把社稷玩完。天子和白痴,其实不过一线之隔。”
李弘惊讶地看着李玮,脱口骂道:“你小子,到底是何居心?”
=
朝堂上,天子的位置是空的。天子宝座的左边是长公主。
长公主坐在那里神态冷峻,仪态万方,自始至终,没有给大将军一个笑脸。
大将军在朝堂上侃侃而谈。先是奏明冀州大战的始末,然后推测了中原局势并提出了远交近攻之策,继而分析了辽东叛乱和北疆形势,建议剿抚并用。
“殿下,待吕布将军率领北军返回晋阳后,臣将率长水营铁骑北上大漠安抚诸胡。明年春天,臣将由大漠直接赶到幽州,率军攻击辽东。”
大殿上的众臣目瞪口呆。这位大将军一年四季征伐在外,根本就不在晋阳待。难道晋阳的事他撒手不管了?
长公主脸显怒色,望着大将军的眼睛似乎要喷出火来。
太傅蔡邕很失望。他本来认为大将军至少要在晋阳待到明年春天,谁知道他竟然要抢在下雪前翻越阴山赶到大漠去。按时间推算,他在晋阳最多只能待到五到十天。这么短的时间能解决什么问题?
“大将军,那你大概什么时候回来?”蔡邕试探着问道。
“辽东平叛如果顺利,一年后,我大概可以回到晋阳。”
众臣晕倒。
长公主怒哼一声,丢下一脸愁容的大臣们,拂袖而去。
=
长公主走了,朝议在太傅蔡邕的主持下,继续进行。
大臣们知道大将军今天要回来,所以都准备了奏章,但主要奏议内容几乎全部集中在田制、赋税制和官制的修改上,修改的理由五花八门,有理有据,头头是道,无可辩驳,修改的内容也是精彩纷呈,听得李弘头晕脑胀,差点倒在大殿上。
好不容易散朝了,李弘又被太傅蔡邕等人请到了尚书台,和三公九卿、诸卿以及尚书台的尚书们继续议事。大将军既然马上要走,很多大事当然要立即议定。大将军是朝中四位辅弼大臣之一,他的意见非常重要。不过李弘秉承自己一贯的原则,除了兵事决策,其它事一般不发表意见。
黄昏时分,李弘告辞公卿大臣,匆匆赶到了前太傅赵岐府上。赵岐致仕回家后,安心静养,身体好了很多。看到李弘,赵岐很高兴。老少两人相携漫步于花园,谈笑甚欢。
“你马上就要离开?”赵岐略显吃惊,“晋阳的事怎么办?”
“我和朝廷曾有十年之约。”李弘笑道,“虽然十年未到,但河北经冀州一仗后,已经稳固,我应该实践当年的诺言,把权力还给朝廷。”
“十年之约?”赵岐哑然失笑,“这么多年了,你的官职和职权一改再改,哪里还有什么十年之约?”
李弘笑而不语。
“交了权力之后呢?”赵岐问道,“听说朝中的公卿大臣要举荐你为丞相。你当真要做丞相?”
“我做大将军可以,做丞相就不行了。”李弘老老实实地说道,“我不会干的。”
赵岐大笑,非常痛爱地拍了拍李弘厚实的肩膀,“子民,你还是象过去一样,好,好,不错,不错。”
“老大人,晋阳的事,你觉得该如何处理最为恰当?”
“你是怎么想的?”赵岐手捋银白的长须,反问道。
“在我没有打下中原,收复洛阳之前,朝廷各方的利益必须要兼顾,这是稳定朝廷的唯一办法。”
“接着说。”赵岐点了点头,“这个想法完全正确。”
“但我不知道该把自己放在什么位置?”李弘遗憾地摇摇头,“我不能放弃兵权,中兴大汉需要武力,没有武力什么事也做不成,但我又要兼顾各方的利益,我身居何职才能做到这一切?目前看来,无论是维持现状,还是按照朝廷的办法修改官制,我都无法做到这一点。”
赵岐笑了起来,“子民,很简单,你把现行官制和修改后的官制融合到一起就行了。”
“这么简单?”李弘惊喜地问道。
“子民,本朝的霍光曾身居何职?”
“大司马大将军。”李弘霍然大悟。
=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