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第 365 章
书海居 m.shuhaiju.net
365.第 365 章(第 1/4 页)
请支持正版哦, 谢谢~~ 那两年里,姐妹二人走在路上,总会有人在背后说:刚刚过去的那两个,看见了没?爸爸偷人, 妈妈跑了。爸爸的钱被相好的骗光了,这两个可怜哪, 上辈子不知道造了什么孽——这话必定是知情人说给不知情的人听的, 嘴里说着可怜, 却听不出对姐妹二人有一丝一毫的同情, 幸灾乐祸的意味却是掩都掩不住。
她们出去玩耍,大人们看到她们, 赶紧就把小孩子赶回家去, 以避免自己小孩子和她们接触。别的人也就罢了, 连当初促成她爸妈婚事的媒人也都是这样。某一次, 她带着妹妹经过这媒人门口,媒人大概又说成了一门婚事, 正笑嘻嘻地在门口给一群小孩子放糖果吃。
七月终究还小, 小孩子没有不喜欢糖果的, 于是也凑过去, 等着人家给她,那媒人放了一圈, 却独独漏了她姐妹二人, 可说是无视姐妹二人的存在。但要说她没有看见眼前五月和七月, 又怎么可能?
外人终究是外人, 闲言碎语也只有由着他们去说了,毕竟,连自己家的人也都指望不上,又凭什么去指责不相干的外人呢?
五月至今都还记得一件事情,也还是她上二年级时的事。那是平平常常的一天,只是天气不大好。快放学前,她接了妹妹七月到自己的教室,没过多久,然后就雷声轰鸣,雨落如注。等到放学的时间,雨却越下越大,丝毫没有停下的迹象。别的同学们都被家人66续续的接走了,她家自然是没有人来接的,她早上也没有想到带伞,只好和七月手挽手站在雨帘后面傻傻地等着雨停。
两姐妹正呆站着,忽然看见奶奶手里擎着一把伞从远处急急走来,五月一喜,张口就要叫唤自己和妹妹在这里时,忽然看见一群叽叽喳喳的小朋友里面窜出堂弟的身影。堂弟是二叔家的儿子,因为是钟家唯一的孙子,所以最受钟奶奶的喜爱。
钟奶奶把孙子拉到伞下,仔细给他擦了头和脸,叮嘱他不要踩水坑,要他小心不要被雨水淋到,因为被一个经过的家长提醒,不好再装看不见两个孙女了,所以只能回头,向两个孙女挥了挥手,说:你两个再等一等,等雨小了的时候再回去——话说完,领着孙子,撑着一把伞又急急地远去了。
五月想着奶奶送完堂弟回去,也许会来接自己和妹妹,或者是叫人帮忙带把伞过来,但是一等再等,身边的同学都走光了,还是没有任何人来。实在没有办法,只得咬了牙,把自己外套脱下,姐妹二人披在头上,一路淋雨跑回了家。
其实说起来,这不过是一件极小的事情,五月从小就知道自己和妹妹不为奶奶所喜爱,所以也不敢对她有所期望,没有期望,也就不存在失望一说。只是不知为什么,这件事情竟然记得极深极牢,十几年过去了,都没能忘掉奶奶领着堂弟远去的背影。实在是想不通。
总之,姐妹二人那时还不能完全理解歧视这二字的含义,但却从别人奇怪的眼光中察觉出自己是不受欢迎的孩子。所幸,姐妹两个一天到晚忙个不停,洗衣做饭做作业,根本无暇玩耍,倒省的出去看别人的脸色,被别人当做笑话。
家里的做饭洗衣打扫都是姐妹两个人做,有时五月做作业来不及,七月就去厨房帮忙干活,她的个头不比灶头高,但是一段时间下来,她也成了熟手。淘米洗菜,烧火,四岁的七月没有做不来的。
小孩子正是长身体贪睡的时候,姐妹二人偶尔早晨起来晚了,哪怕上学要迟到了,也还是要先为爸爸煮好饭才能走,否则爸爸晚睡起来没饭吃要火摔东西的。饭要是做多了,两姐妹来不及吃,就得盛两碗出来藏到爸爸看不见的地方去,爸爸要是看到她们没吃饭就去上学,回来又是一顿打。他倒不是心疼她们,而是怕别人说他让两个孩子饿肚子。
这个时候的爸爸身上可以称之为爱心的东西可说是没有,但是在外面却要面子的很,因为越是没有本事的人就越要面子,毕竟,他们一无所有,就只剩一张脸面了。如果他被人拐弯抹角地暗讽,说他对两个女儿不闻不问时,他回来必定要摔盘子砸碗,罚她两个的跪,最后喝问:这个家里是谁养活你们的?!
五月和七月就跪在地上,眼泪汪汪地说:是爸爸。爸爸最好。爸爸这才会满意。
爸爸有时醉得厉害,还要她两个说妈妈的坏话,她两个怕爸爸怕到骨头里,唯独在这一件事上不肯听爸爸的,哪怕被打死,也绝不说妈妈一句不是。
在外面看别人的白眼啦,遭受爸爸的打骂苛责啦,在家里吃的这些苦啦,其实这些对五月来说都不是最难熬的。对五月来说,最难熬的是每学期交学费的时候。
学校为了奖励学生们早点交学费,就会准备一些诸如笔记本啦圆珠笔啦之类的小奖品给前几名的积极学生放。五月也想要,但却知道这是不可能的。非但如此,她开头几天甚至都不敢和爸爸开口,直拖到最后几天,老师也忍不住说:有的同学,你们是不是忘了交学费了?早交也要交,晚交也要交,我问你,拖下去就能免掉了吗?麻烦你们自觉一点,不要让老师工作难做。
五月当然知道老师其实是在说自己,道理她都明白,可是想想提起学费二字时爸爸的怒火,七岁的五月的心里就愁得要命。
每次都是瞅准爸爸没有喝醉且脸上有一丝儿笑意的时候,小心翼翼地带着些讨好的意味跟爸爸说:爸爸,我要交学费了
刚刚脸上还有笑意的爸爸马上就换作一脸阴沉,好的时候就把门一摔,扬长而去,或是出去接着喝酒,或是进房间倒头睡下。不好的时候,就一脚踢到她身上去,大骂:你两个讨债鬼!我怎么生了你这两个讨债鬼!我上辈子欠了你们!连尚且懵懂的七月都要捎带上。
要不到学费时,她放学后不愿意回家,就和七月肩并肩地坐在学校附近的小路旁,看着夕阳渐渐西下,她叹息一声,七月也跟着叹息一声。那种无助又煎熬的感觉,即便许多年过去之后,她都还清清楚楚地记得。
多数人对于童年的回忆,大都是美好而甜蜜的,但对于五月而言,她的童年除了忧愁,还是忧愁。她那时想的最多的就是:要是能让我快点长大,要是妈妈能够回家,哪怕让我少活几年,早早死去也行啊。
五月有时候从大人那里也能听来关于妹妹的只言片语。说七月的养父是村里的会计,家里条件不错,本来已有了两个儿子,但人心不足,又想要个女儿,却怕再生个儿子出来,所以就领养了七月。人家既然喜欢女孩子,自然拿七月当自己亲生的女儿一样看待的。还说有一回七月和邻家的小孩子吵架,人家嘲笑她是捡来的弃婴,七月气哭了,她的养母一听气炸了肺,马上牵着七月的小手,堵到人家家门口去骂街,直骂到那一家人灰溜溜地赔礼道歉才作罢。从那以后,那一个村子的人都不敢在七月面前提起领养的事情来了。
钟家奶奶对这件事情津津乐道,翻来覆去说了很多次,以此来证明自己当初的决定是英明无比的。钟妈妈听了很多次,心想给七月找了那样好的一家人家,即便是亲生父母也不过如此。于是心里就渐渐地原谅了自己,觉得当初把女儿送人是正确的,而至于五月当时的那些小别扭,可忽略不计。
又过了两年,外公病重逝世,五月随着大人跪在外公的灵位前,眼睛却滴溜溜地在人群里寻找七月的身影,恐怕七月看见弟弟黏在自己身边会吃醋,弟弟一旦靠近她,她就赶紧摆手赶人:一边去,一边去。
然而,那个舅舅只露了个面就匆匆走了,七月,自然也是不会出现的。其实想一想也就知道了,为了避免养女和亲生父母藕断丝连,人家哪怕断六亲也是不愿意让养女再看见钟家人的。
时隔许多年后,没想到七月竟然也来了上海。养父母把她看得再紧,再是如何防着她与生父母见面,但成年后却不得不放她出去闯荡,而这么巧,她也来了上海,叫五月怎么能够不欣喜若狂。
明明答应她生日那天不露面的,但到了下一周,五月还是请了半天假,辗转乘车去久美子推荐的一家名为红宝石的蛋糕房买了一只蛋糕,再换乘了两辆公交车去找七月。七月看到她手中的蛋糕,不禁愕然:你怎么不是说了请你不要再来了吗?蛋糕你带走。我们店就有蛋糕卖,谁要你的。说完就要来推她的蛋糕。
五月忙把蛋糕藏在身后,陪着笑脸:我来喝咖啡不行?径直进去挑了个空位子坐下,把蛋糕盒放在身旁的座椅上。
七月把菜单往她面前一甩,不无刻意地问:钟小姐要些什么?
五月对于咖啡一窍不通,只能装模作样地看菜单,从头看到尾,好像只有一种美式咖啡最便宜,就指着图片说:我要一杯这个。
七月忍不住说道:这个是不加糖不加奶的。
五月本来意不在咖啡,闻言就无所谓地说:不要紧。
七月又没好气地凶她:跟你说了这是黑咖啡,苦的!你听不懂吗?你不是最怕这些苦的东西吗!
五月讪讪一笑,不好意思地吐吐舌头,小声说:你不要凶我,我又不懂喽。要不你帮我点一杯吧,要甜一点的。
七月翻了个白眼,转身走了。五月两手托腮,想等一会儿怎样才能说服七月收下蛋糕,不敢奢求其他,只求她收下即可。
邻桌已有了两个客人,看样子像是一对母女,因为母亲说话嗓门大了点,五月无聊,就转头去悄悄打量人家。母亲脖子上戴着一条颜色鲜艳的真丝丝巾,紧身皮裤,雪纺上衣,额头上架着一副金边墨镜,此刻正指着七月的背影教训女儿:你看到了没?你看到了没?你要是不好好读书学习,将来就要像这些服务员一样出来端盘子洗碗。你愿意做这样又脏又累活儿从事这样低人一等的职业吗?
咖啡馆这个时候没有几个客人,说话的中年妇女嗓门又大,这些话一出口,店员们无不侧目而视,五月也是哭笑不得。这本不关她的事,但是七月她必须要维护,于是脑子里酝酿着怎么样回嘴才能不伤和气又能让那中年妇女认识到自己的话不太妥当时,七月早已像是被踩到尾巴似的爆了,她把托盘往吧台上一丢,涨红着脸过来和客人开吵了:阿姨,有你这样说话的吗!有你这样说话的吗!服务员怎么了?我一不偷,二不抢,凭自己的一双手吃饭,我并不觉得自己低人一等,麻烦你说话注意点,哪来的优越感!她从小就是火爆性子,吵架时能不骂脏话已经很不容易了。
五月满脸崇拜地看着七月。她性格温顺如小绵羊,平常一点脾气也没有,和人家吵架时,满肚子都是反驳的话语,却又组织不成通顺的句子,只能事后躺在床上生自己的闷气。今天自然也是,酝酿了好一会儿,说出来的话却毫无气势:阿姨,您说话这样不顾别人的感受,不懂得尊重别人,你,你
中年妇女看看四周走动的店员们,声音不得不放弱:我在教育自己的女儿,说的是我自家屋里厢的人,关侬撒事体?
五月不知不觉间声音也就拔高了一些:反正阿姨您这样说话就是不对。
女儿大约觉得丢人,就不住地拉着母亲的衣服。那中年妇女懂得审时度势,也就偃旗息鼓了,看七月气势汹汹,转而去乜五月,嘀咕一声:多管闲事,吃饱了撑的,我又没说你,没有素质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