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2章 悠悠岁月(59)三合一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1042章 悠悠岁月(59)三合一(第 3/4 页)
如此才能保证咱们的利益最大。
四爷伸手:“给你三成股份。你做预算,得多少钱直接开口。”
“按外资算?”路边低声又问了一句。
四爷点头,“只要材料合适。像是洗衣机、电饭锅、这些小电器,都是可以做的。”
路边咬牙,倒吸一口气,“要是这么算……”这三成最后得挣多少钱啊?
市场有多庞大,他太清楚了。
等人走了,林雨桐就说四爷:“这种钱串子你都能挖出来,真行!”
要不了几年,这个县城可就不是以前的县城了,这就是一座轻工业城市了。
只怕市里的变化都赶不上县城。
两人都忙的什么似的,结果法院突然传来一消息,老三又减刑二年半,也就是说,用不了多久,就能出来了。
减刑的原因,据说是往出运垃圾的时候,在河里救了一个落水的人。
这是因功获减刑的。
这么一算的话,也就是再几个月的时间,人就回来了。
林雨桐掰着指头一算,“满打满算,四年了。”
当时在派出所拘留期都算上了,也就四年时间。
比预想的要好的多了。
四爷当初承诺的就是四年,如今也算是兑现承诺了。只要不出岔子,熬出来就好了。
第二天打了电话给林玉珑,叫他跑一趟捎句话,叫老二来县城一趟。
结果后半天老二就来了。
直接去了招商局,去办公室找的四爷。
“没想到来的这么快。”四爷叫人做了,“这几天忙什么呢?”
“嫁接。”老二身上还沾着土,“你叫人传话了,不知道是啥事,赶紧过来问一声。”
“是我三哥。”四爷低声把事情说了,“妈的事……是等出来再说还是……”
老二叹了一声:“老三不傻!妈这么长时间没去看他,他心里能没数?我不知道小婉是咋说的,反正我一个月去一次,打从半年前,他就再没问过妈咋不去看他……”
也是!猛地人就不来了,心里该是有数的。
哥俩相对无言,都不知道该咋说了。进去了一趟,时间是不长,但赶上多少事?生他家闺女的时候他进去了,爹死了妈没了。人这一辈子有几件能称之为大事的事?说到底不过是生老病死。孩子生的时候不在,老人病了死了的时候又不在。
心里得多憋的慌。
“成了,出来了就行了。”老二如释重负一般,“出来了啥都好说。”
隔了两天,何小婉又来了,见了林雨桐就哭,“幸亏你跟老四了,要不然我这日子啥时候是个头?”
一个人带俩孩子,是艰难。
林雨桐就说她:“以后我三哥出来,你把人看严实点。别叫出去跟以前那些狐朋狗友的在一块晃悠。得正经的过日子了。”
何小婉满口子答应,把新鲜的野菜啥的,放下就直接回去了。
这事挺高兴的,结果金满城不知道从哪听到消息,晚上过来跟四爷说:“老三的事,你就不该管。到时候人家说你徇私,你浑身是嘴都说不清。反正已经坏了一个了,你就叫他烂透了就完了,再牵连了你……”
他是想过来卖好的,觉得这个大哥对四爷这个弟弟最亲。看!为了你好,我都不要老三了。可怎么不想想,这话是正常人能说出来的话吗?
四爷就说:“成,等我三哥出来,我跟他说大哥的意思。”
把人给怼回去了。
走的时候脸涨的通红,低着头后面跟有狼撵似的。
每次过来都被四爷给怼的,咋就这么不长记性呢。
不管老三救人这事是真是假,四爷和林雨桐都亲自去把该感谢的人感谢了一遍。
忙完了这边,林雨桐又亲自去省城接老师了。
接回来,县里专门开了欢迎宴会,设宴款待。一番应酬之后,林雨桐先把老师和师兄带回家了。放在招待所,得应付更多的人。
“孩子都这么大了。”等见到清宁和清远,周扬就叹,“这日子过的可真快。”
周扬自己也有闺女的,独苗苗的闺女。
“得上中学了吧?”林雨桐就问了一声。
“后半年中学。”周扬摸了摸清宁的脑袋,“这丫头这个子真高,都赶上我们家小妮了。”
周妮儿要比清宁大三岁。
“傻大个。”林雨桐谦虚,叫俩孩子回屋去写作业。
周扬瞥见清宁放在茶几上的作业本,拿起来瞧了一眼:“你家这丫头可了不得了。放在小县城上学,你这不是耽搁孩子吗?”
秦国探头看了一眼,说周扬,“跟在哪上学没关系。我像这么大的时候受的还是私塾教育。”
所以说,天才的世界凡人不懂。
林雨桐请老师到家里来,还真有事情要商量,“您看,在我们那边设立一个咱们农业大学的实验基地怎么样?要是可以,在县城周边弄一块地方成立开发区,建立一个高科技农业园……您的实验经费,顺手就给解决了。别的不敢保证啊,您只要需要,经费的事,我给您想办法,怎么样?”
周扬搓下巴,这师妹一张嘴,就想把事往大的折腾啊。
林雨桐就说:“老师的身份,事小了也不般配,是不是?以前是饲养猪啊鸡啊,但是奶牛肉牛,好品质的山羊,甚至是家兔等等的家禽,真的,都可以在这个园区搞实验嘛。以后咱们学校的学生再来实习,就有了固定的地方。真是可以在园区建设学校,要是能设立分校那就再好没有了。没有什么比边学边实践更好了。”
这要是能有一所哪怕是大专类院校,县这个规格就不够了,要是能升格为市……
她所想的就是这事。
秦国和周扬的思维跟林雨桐不在一条线上,但不得不说实验经费是个特别诱人的诱饵。如今都朝钱看呢,没几个踏实的肯做研究,肯为研究买单。林雨桐这样的,在一些人看来,就是冤大头。
林雨桐还说了,“不光是您的实验课题,就是咱们学校有好的课题,老师都只管说,保准的给您把钱找来。”
但这有了科研成果,出资方是有有限购买权的。
秦国没一口就答应,只说:“我考虑考虑。”
那这就是有五成能成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