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病入膏肓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454章 病入膏肓(第 2/4 页)
“哦,是这样啊。”朱慈烺点点头,“皇兄,我还听说你在京师推行新税法,大征商税?”
“暂时还只是在京师和湖北两地试行,征向商税,却并非是横征暴敛。”
刘钧向朱慈烺仔细解释了一下新的商税,一改原来的商税征收之策,建立一种新的商税制度,是为了国家财政健全。
现在新推出的商税,主要就是营业税、商品税和增值税三种,盐茶烟酒马五种则做为专税另列。
“陛下,就如这营业税,我们设置了起征点,对于月营业额低于二十块银元的免征营业税。对于五十以上,三百块以下的月营业额的商铺,则采用的是定期定额税制,按照他们的店铺规模和正常的营业额,给出一个定额的税额,一般不会超过营业客的百分之五。他们定期缴纳定额的税金,如果营业额超过定额,则要主动补齐多余部份。”
“我们对于那些规模较大的商行,则采用的是按营业额征税方式,由商家自己报税,税务署的人会查他们的帐本、发票,核对有无隐瞒偷漏行为。”
“商税之外,还有关税矿税,以及盐茶等专卖税。总之,新的税制会更加合理。我们不会干杀鸡取卵这样的事情,但也不会一味的忽略商税。”
大明的税制基本上都还是遵循着朱元璋开国之初定下的税制。朱元璋是个贫苦百姓出身,要过饭当过和尚,后来参加起义军推翻元朝,坐了天下当了皇帝,一个传奇的人物。但他对于经济,确实不懂。
因此他订下的税制,充满了许多严重的缺点。明代的税收过低,农业税低,商业税更低。
刘钧穿越之前,对明代的税收,有个印象是明代税重,税太重了,重的百姓活不下去,皇帝还经常派太监征矿税等等,害的百姓都活不下去。
但现在,刘钧对于明代的税制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大明的税收不是高了,而是低了,是太低了。
但百姓也确实苦,可朝廷实际上又并没收到税,问题出在哪了?出在了朝廷的税制上,朝廷一面是税制极低,另一面又搞定额征税,再加之大明官员的俸禄是历朝最低,官员文人又拥有特权,加之地方上分封的宗藩们巧取豪夺。结果就造成了朝廷穷,一直穷,穷的要死。
百姓苦,一直苦。苦的要命。
一面是商税几近于无,一面却又是重重设卡的关税。大明的税制存在着一个严重的缺陷,就是没有遵循税收的基本征税之法。国家税收大多来自最贫苦的小老百姓,越有钱的反而税交的越少。
各种各样的加征加派,还有火耗等等。还要承受各种很重的劳役差役,但实际上大明百姓承担的大多负担,并不是直接来自朝廷,他们交的那些钱,也大多不是给了朝廷。
大明税制最让刘钧觉得惊叹的还是定额税制。
所谓定额税制,就类似于永不加赋。
大明开国之初,每年两税的粮税差不多是三千万石,然后朱元璋就下过旨,以后征粮税就是这个标准,不管以后开荒多少田地。都不再征税。虽然后来二百余年里有过变动,但变来变去,这个税额都没变过,洪武时田亩八亿多也是三千万石粮税,到后来剩下四亿多田地在册时,也依然是每年征收近三千万石粮,甚至到了万历后期,户部上的田亩都达到十一亿多亩了,朝廷每年也还是征大约三千万石粮。
甚至在实际上,二百多年来。大明的粮税征收的最多时期是在永乐朝,其次就是洪武朝,再之后,没有增加。反而是在不断减少。农业税在减,商业税减的更多。
当初刘钧发现这些的时候,都难以相信。
印象里明朝都是税重猛于虎,怎么反而是税收过低?
他以往一直以来被灌输的观念,受到的教育就是明代的统治者们是如何残暴荒淫,如何横征暴敛。如何敲骨吸髓,广大人民群众在沉重的剥削之下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后革命家李自成英雄是如何举起义旗,奋起反抗,带领人民百姓起义革命,推翻这些剥削阶级的。
他那时的教科书就是这样写的,好多文章里也都是这样宣传的。
按刘钧如今掌握的资料,大明平均的亩产不算高,尤其北方比南方要低许多,北方的平均亩产也就1.3石左右,而南方的平均亩产也不过2.6石左右,而现在大明的官田和民田加起来,达到近十一亿亩左右,就算按一亩一石产量算,此时正常的粮食年产量,也应当达到十一亿石左右。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