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7章 何处三宫六院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877章 何处三宫六院(第 3/4 页)
还有一层,载蚌得到了两份空白委任状,他要是现在不用,一直留着呢?
价值不可限量!
载垣安排好了这一切,就等着大军建成了,果然三天以后,所有的事情都办完,整个奉天府聚集起二十万大军!
其中有满族各个古老家族子弟,共得十五万!
特种兵二万,都是长白山八怪的师父和他的徒弟。
还有三万人就是其他民族一起其他来源的兵丁。
兵员虽然不少。但是真正引人瞩目的是银两,竟然达到四千万两!
达到了京畿地区的两倍!
就连载垣都大吃了一惊!
怎么会如此之多?
一看明细账,才知道,这么多的银两,主要有两个特殊来源。
其中之一,就是前明政权的中枢库银,在占领燕京的时候,整整一千万两连锅端了过来。
另一来源,就是这些古老家族,在战争中掠夺的银两。立功受赏的银两。很大一部分也愿回了东北老家,日积月累,积累成了一个巨大的规模。
这个部分大约有二千万两。
剩下的一千万辆,才是正常的财富。从每个家庭中收集上来。
粮食倒不是很多。只有五百万石。
大军组成。鳌龙被任命为总司令,这支大军也有了一个名号——祖源子弟兵!
这个名号,有两个意思。
一个就是。这些将士都是从满清法院递来的老祖宗的后代子孙,说的是他们的血统。
另一个就是,这些人都是满清的老底了,最后得一点儿根基都拿出来了,比较惨烈,成败在此一举,胜利了,满清可以继续保持下去。
一旦失败,就会彻底灭亡,烟消云散!
大军兵分三路,奔赴各个战场。
第一路是主战场,向南开拔,迎战由圣市娘子水北上,卡断北经——盛京联络的天军,有总司令鳌龙带领,钦差大臣载垣亲自督阵。
总兵力十万。
第二路,直奔西北,支援那里的清军,抵抗从欣疆东侵的乌兰以晃骑兵集团。
这一路总兵力八万。
第三路,就是长白山八大怪以及他们的同伙,一共二万人,奔赴内地,支援两怀流域的清军,抵抗那里的天军和捻子联合部队。
这支部队的特点是具有强大的猎奇心,这种猎奇心如果得不到遏制,有可能成为燎原之火一样的破坏力。
这支部队的总指挥,就是前一段刚担任了钦差襄理的鳌驴。
不过,载垣给鳌驴的指示是,先到北经,找到恭亲王,听听它的具体指示,然后再转战梁怀。
在各个中枢重臣派往各地落实御前会议的决定的时候,满清中枢的各项部署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现在,咸丰已经搬到了东门外小校场,那里就是大营的驻扎地,他和将士们住在一起,区别只是住宿面积的大小不同。
士兵和中下级军官,都住在大型军营中,一般都是一个百人队同住。
高级军官则三到五个人同住,他们同为一个部队的首领,正好便于商讨军情。
咸丰则一个人一个座帐篷,也只有两张床的面积。
另一个与众不同之处,是他的帐篷周围有卫兵的帐篷,四面每面各有一座,三班倒轮流巡逻。
大内高手几乎全部调来保卫皇上,留在皇宫的只剩下一个零头。
毕竟他们的使命是保卫皇帝,不是保卫皇宫。
他这样住在军营,而不是出发之前,住在皇宫,是为了给他一个过渡的适应阶段,毕竟她从小到大,一直到这个出征之前,从来没有出过皇宫!
另一方面,咸丰也是第一次离开女人的照顾和陪伴!
他的日常生活,在最基本的内容上,现在都由他的警卫照顾,但是许多以前有宫女负责的,现在他自己来了。
曾经有人提议,给他安排一些宫女随行,但是被咸丰坚决否定了!
警卫多一些,也就算了,其它方面再搞特殊,干脆就别离开皇宫了。
皇宫里的事情,他已经全部交给了六弟奕訢,朝会等等也是恭亲王主持。
可是说,咸丰可以自任何时候,随着大军出发,不会影响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
奕訢现在除了没有正式坐在龙椅上,其它方面都是在行使皇帝的职能。
同时,皇宫的所有地方,他都可以任意出入,别管是前面的各个大殿,还是后面的各种宫殿,尽管后宫里居住都是皇帝的女人。
他接手了皇兄的这个烂摊子。才知道国势有多么糟糕!
出了这次全民总动员搜集起来的钱粮,中枢府库已经空空如也!
他数点了一下粮仓,只有区区十万石粮食!
因子也少得可怜,总共才三十万两,还不如一个大户人家的库存!
除非别处运来粮食,否则过补不了一个月,就只能挪用这次征集的粮食了。
不挪用也行,只能再次从民众中搜刮粮食。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