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5章 水陆会战怀安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945章 水陆会战怀安(第 2/4 页)
“我说知县大人,天国的‘天下扫贪使’设立不过半个月、‘扫贪襄理’任命的时间更短,您老是如何知道的?又为何想当这个费力不讨好的官呢?”麦轲哭笑不得地问。
他被坏笑着提出要求的谢谦这突如其来的一棍子给打懵了。
“哈哈,我怎么知道的?这个先不告诉你!我就先说说我为什么要当这个官吧!我可是下了决心要当这个官的,嗯,天下扫贪使,太他祖奶奶的给劲了!我是非当不可!”
“您老还是先说说理由吧!理由充足,我可以考虑;否则,天国的官,虽然都是没有钱挣的清水衙门,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干的。
实际上这种方式在中国还真是源远流长,已经有了两千年历史,据史书记载,从秦始皇四年就开始了。
虽然不少朝代都用这种方法,但是使用程度高低,确是反映一个朝代政治清明与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标志。
同时,也要看这种捐纳的方式对正途的冲击程度多强烈,而确定一个朝代的统治是清明还是昏暗。
不过,满清中枢统治机构,对这个环节还设有控制措施。
这就是对知县以上的官吏,无论是科举、捐纳,或是由荐举选拔,必须由吏部铨选,最后以皇帝命令行之,故县官也有“皇帝命官”之称。
这就是说,不管用哪种方式成为候选人,都要最后通过吏部调度、安排、任命,才能当上知县,或者以上的官员。
至于皇帝下命令,基本上就是橡皮图章了。
当然,如果皇帝对一个人有了特殊注意,那还是他老人家说了算的。
有好感的,当然当大官,去好地方,得到重用。
有坏感的,就会降级使用,去那些兔子不拉屎的地方,大材小用,甚至根本即使挂起来,不用!
所以千方百计争取到的资格,不见得肯定就有官当,尤其是不见得能到自己想到的地方去当官。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