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5章 三英围斗一蛮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1135章 三英围斗一蛮(第 2/4 页)
早在辽代就在这里设五国部节度使,辖潶龙江下游各部,博和哩为五国头部。
明朝在此设巴忽鲁卫,隶属于奴儿干都司。
清朝崇德八年在此设博和哩噶珊。
由于各族在这里频繁更替做王,所以名字也变得五花八门。
所里伯力亦作勃利﹑剖阿里﹑颇里﹑婆离﹑博和哩﹑波力﹑伯利等。
这个名字无论怎样变化,都是系女真语同一词的不同汉语音译﹐原意为“豌豆”。
唐为黑水都督府驻地﹐开元十年在此设置勃利州。
辽代为五国部之一的剖阿里所在地。
金代为胡里改路辖地。
元代属水达达路管辖。
明代属奴儿干都司管辖﹐在其附近的希禅屯置有喜申卫。
清代先後由三姓副都统﹑宁古塔将军﹑冀林将军管辖。
不久之前,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率军到达﹐以此地作为俄国西伯利亚第十三边防营的屯营地。
他在这里建立军事哨所﹐并以十七世纪中叶沙俄侵略潶龙江流域的头目哈巴罗夫的名字,将伯力命名为哈巴罗夫卡。
伯力地区最早为中国达斡尔部落世居地,此地水产丰富,以盛产大马哈鱼、鳇鱼等特产而闻名。
随着清中后期关内移民的到来,此地由杉东人建成了小渔港,当地人俗称“伯力屯子”,官方称“伯力”。
伯力屯扼守两江江口,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向南可由陆路至日本海,向东可由水路抵鄂霍茨克海。
控制了此地就控制了远东,由此,沙皇俄国对伯力及周边地区觊觎良久,一旦遇到时机,就会予以夺取。
为此,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对这里倾注了绝大的力量,经营成一个军事、民用都很发达的战堡式城镇。
军事上,以西伯利亚第十三边防营为核心,扩充了一百倍的兵力,现在有正式军人三万人!
同时,大量迁移俄国移民到这里,不管是莫斯科,还是从老一代移民那里,都采取非常有吸引力的鼓励政策,尤其是土地。
总督穆拉维约夫把那些无主的土地,都分给了这些移民;更把原来属于中国老百姓的土地,用各种方式霸占过来,再分给这些俄国人。
至于那些哥萨克人,总督穆拉维约夫的政策是允许他们定期过河,到潶龙江南岸去掠夺。
在靠近丰腴之地,有固定的老巢,这些拥有游牧习性,居无定所的哥萨克,如鱼得水了。
现在,他们成了有营业执照的职业强盗,这种吸引力,比给他们一千亩土地都大多了。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