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5章 文镕火线起义(改)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1065章 文镕火线起义(改)(第 2/4 页)
“等等,又是五十万?我把鞋脱掉。手指头已经占用了九个,不够用了,我要用脚趾头!
五十万这块的,五十万加九十万,一共一百四十万!去!这也能难住我?”
琦善胜利完成了手脚并用的高级计算进程,高兴得大喊大叫。
参军继续介绍,下面就是漠北札萨克,一共分为四个部,其中包括土谢图汗部、车臣汗部,札萨克图汗部。以及赛音诺颜部。
这些地区成为札萨克,是因为管理当地军政民政的最高首领被称为札萨克。
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札萨克,由世袭而来,世代相传。
而这些札萨克。或者自己,或者和附近其他氏族结盟,组成“旗”,几个“旗”然后结成“盟”。
他们的这套行政管理制度,似乎和漠南札萨克一样,实际上大有区别。
漠南的札萨克领域。所有的旗盟,都和内地的州府县一样,由中枢机构控制这些行政单位官长的任免考核。
而漠北的旗盟首脑,世代承袭,不受中枢机构的控制和管理,等于是自治,然后在名义上服从中枢机构的领导。
由此可知,这两个不同的札萨克和满清中枢的关系、亲近程度、掌控程度,是不同的。
而这两个札萨克,不管是漠南,还是漠北,都不如最早的八旗札萨克。
这最早的八旗札萨克,已经和满清八旗、汉八旗一样,成为满清统治的基础。
因此,提起札萨克八旗,实际上是三个,如果不提最早的归化八旗,漠南札萨克八旗、漠北札萨克八旗,就不知道说的是哪一部分,而这三个不同部分就有很大的不同。
比如,著名的僧格林沁王爷、王爷的长子伯彦讷谟祜王爷,都是最早的归附满清的札萨克八旗。
尽管后面的漠南八旗和漠北八旗,在日常生活中,主要内容不是八旗兵那样的军事组织,这次出兵,却仿照正规八旗兵的格式,进行了重新整编。
因此,可以说,这两部分八旗兵的战斗力是最强的!
听参军这些说,琦善打断了他,说:“你先说他们有多少人,我这里还等着数术呢,你不能老让我光着脚吧?数完数,你再给我讲讲他们现在的编制,我很感兴趣!”
参军不敢怠慢,赶紧报数:“漠北札萨克四部总数出兵六十万,每部平均出兵十五万,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总动员!”
“嗯,六十万!原来的一百四十万,加一个,加两个……,一共二百万!手脚都用完了!不会再有了吧?”琦善担心地问道。
“可以说没有了,因为还有一个云贵地区的六十万,他们没有归到大人您的麾下,而是去了云贵总督吴文镕那里。”参军解释说。
琦善才不管援军去哪里,只要不再继续增加就行!
否则,他都不知道如何继续数算下去了。
接着他就催促参军讲述现在的两个八旗军的编制。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