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九十、历史的隐情
书海居 m.shuhaiju.net
四百九十、历史的隐情(第 3/4 页)
李星洲点点头,他自然明白,土地兼并,是很多王朝灭亡的原因,但直到近代之前,没有任何人有能力解决,很多古代帝王和忠臣都想办法,但都无济于事。
有一个快要成功的,那就是清朝雍正皇帝,可惜他儿子乾隆一上位,立马就翻了老爹的锅盖。
就这点来说,李星洲确实十分佩服这个身后被骂惨了的雍正皇帝。
他是真正的横眉冷对千夫指。
他要求大户按照有多少田地亩数交税,要求火耗归公(在下面免费区解释),要求读书人也要和普通百姓一样纳税,要求旗人也要耕地,不能靠国家白养。
也正因为这些,他动了豪强大户、官员、读书人和本族旗人的蛋糕,一身忐忑,力排众议,操劳成疾,五十六劳累而死,却留下身后无数骂名。
皇帝透露出一种无力感:“你既能想明白,朕也不需遮掩,这样的大族,我景国不止一家,朕十二年前也想过,让大族们报备田亩数量,以田亩多少纳税。可你知道结果吗?”
李星洲摇头,他其实知道,结果肯定是地方官绅相护,不了了之。
“呵,结果报上来的田亩都是假数,以京西田家为例,应天府给朕上的折子里居然说田家有田地三百二十六亩!你信么!还有成都知府,报吴家有地五百九十亩.......”皇帝语气提高。
“他们都当朕傻子么!三百多亩,他就是报三十万亩,朕也不惊讶!
而且不止这两家,各地名门望族,所报之地,少之又少,这么算下来,我景国五万万亩耕地,居然没有万一!”
皇上说着呼吸都粗重起来。
“皇上后来怎么办?”李星洲问,空荡荡的的大殿里,只有他们两人。
“后来,朕完全明白了,他们就是互相袒护,朝廷官员若无地方豪族支持,可能政令不同,难以行事,地方豪强大族,则把官员当成保护伞。
朕一怒之下,不顾反对,免去好多地方官员,要求彻查,要求地方大族肃清田亩,按亩数交税,结果......”
皇上说到这语气低下来,声音很轻:“结果不过两年,吴王之乱便爆发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