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四十三、古科学精神(科普,本书核心观念,还是建议看一下)
书海居 m.shuhaiju.net
五百四十三、古科学精神(科普,本书核心观念,还是建议看一下)(第 3/4 页)
而荀子......更是几乎没有,说荀子,就相当于把当时皇帝宣扬的皇权的合法性都否定了。
毕竟“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嘛,既然天自有规律,跟谁是皇帝没关系,人们要做的只是发现规律,顺应规律,利用规律就能活得更好,那皇帝意义何在?
皇帝是老天的儿子这点从何证明?
于是董仲舒说了天人感应,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皇帝的德行作为会得到上天回应,以此解释各种自然现象,也让皇帝是老天的儿子这点得到证明。
之后这种观点延续千余年,就再没什么荀子的科学精神。
李星洲叹口气,所谓人定胜天有时不假,但是人定却胜不了人。
如果当初荀子之学深入人心,那么将是另外一幅局面......
人们将崇尚于发现、寻找自然界的规律,然后顺应之,加以利用造福人类自身。而不是把什么天灾人祸归结为皇帝德行。
而因为这种探索深入人心,科技必然会飞速进步,从而衍生各种探索的经验总结,发展出科学原则,就如奥卡姆剃刀原理之类的,整这科学体系会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健全。
这就是科学精神的指导力量。
但历史没有如果,历史没有选择荀子。
荀子斗不过当时的王权,甚至在之后也没几个人敢推崇他的学说,连他的得意弟子也背叛了他。
......
说到荀子的弟子也大名鼎鼎——李斯,韩非子。
没错,想不到吧,荀子作为儒家,教出了大名鼎鼎的法家弟子。
这本来是件非常好玩的事,儒到法,其实是黑化的过程。
起初孔子生活在春秋,虽然乱,但还可以,所以孔子提倡用爱感化人,虽然他没直接说人性,但可以基本确定。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