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论功行赏(第三更!)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129章 论功行赏(第三更!)(第 3/4 页)
跳荡功和先锋功的赏赐比这个要高,但想得功基本上很难,这得是那种单骑冲阵斩杀破敌才能获得的,要斩将夺旗,冲锋破阵之功,就如三国常山赵子龙,唐朝的薛仁贵那样的猛人才行。
跳荡功、先锋第一功、第二功、第三功。
这是个人功劳。
除了这四等个人功劳外,隋军也还有集体功。
集体功有五等,以三阵、三获为依据授功。
三阵者,以少击多为上阵,人数相当为中阵,以多击少为下阵。
三获者,敌数为十分,杀获四分以上而输不及一分为上获。
杀获二分以上而输少获多为中获。
杀获一分以上而输获相当为下获。
制度规定,上阵上获为第一等功,上阵中获、中阵上获为第二等功。
上阵下获、中阵中获及下阵上获皆为第三等。
中阵下获及下阵中获为第四等。
下阵下获为第五等。
这标准基本上就是以战前的条件来分,以少击多才为上阵,兵数,包括人数和装备相当才为中阵,以多击少只能算下阵。
还要按战争的结果来分三获,杀死或俘虏敌人四成及以上的才为上获,杀敌或俘虏四成以下至二成的为中获,杀死或俘虏敌人不满一成的为下获。
最后再根据战前的条件和战后的结果,综合起来,拟定转数授功。
比如上阵上获为五转,上阵中获为四转,下阵下获为三转,以下递减。
有了这样一套严密的军功制度,罗成论功行赏也简单的多了。
“羊角寨一战,我军两千人马袭击百余贼匪之寨,为以多击少,此为下阵。”
“战后清战,斩贼七名,俘虏一百三十七人,无漏网之鱼,我军无伤,此为上获。”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