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五章 出谋划策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九百五十五章 出谋划策(第 2/4 页)
代郡各县,现在恐怕都危在旦夕。”
刘秀点点头,扬头说道:“虚英!”
“属下在!”
虚英从大殿外面走了进来,插手施礼。
刘秀说道:“送张校尉出宫,到驿舍休息。”
“是!陛下!”
虚英答应一声,走到张荣近前,柔声说道:“张校尉,请起!”
张荣向刘秀再次磕个头,而后颤巍巍地站起身,然后在虚英的搀扶下,一瘸一拐地走出大殿。
等张荣走后,刘秀狠狠拍了下桌案。
卢芳就如同一头毒蛇,要么隐忍不发,一旦发动,那就是致命的一击。
卢芳和隗嚣、公孙述不同的是,他不是孤军作战,他拥有两个强有力的帮手,一个是匈奴人,一个是乌桓人。
武帝时期,汉军大破匈奴,把匈奴人逐出漠南,从那时开始,乌桓臣服于汉,乌桓人纷纷南下,迁移到幽州的上谷、渔阳、辽东、辽西等地的北部定居。
与此同时,他们也负担起帮着汉人抵御匈奴人的任务。
王莽篡位后,中原与周边番邦的关系开始全面恶化。
以王莽的所作所为来看,他就是个典型的民族主义者,有强烈的种族歧视欲望。
在他眼中,除了中原,周边番邦都是卑贱、低等的,出于这种心理,王莽做出一连窜匪夷所思的事。
比如把高句丽改为下句丽,把高句丽王改为下句丽侯,其结果就是高句丽不堪受辱,与中原开战。
还有,王莽看匈奴单于的玉玺不顺眼,把人家的玉玺骗走了,还回去一颗匈奴单于印章,其结果是匈奴人不堪受辱,又与中原开战。
王莽在位期间,正经事没干几件,像这种煽风点火、不着调的事倒是干了不少。
中原与匈奴人的再次交恶,也正是在王莽执政后爆发的。
乌桓人也同样没能得到王莽的善待,深受王莽朝廷的盘剥。
乌桓人帮着汉人守边,抵御匈奴,结果还受到汉人朝廷的欺压和盘剥,乌桓人当然也不干了,他们与匈奴人化敌为友,串通一气。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