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入侵苏联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227章 入侵苏联(第 2/4 页)
不过樊奕泽知道,德国依然不会选择登陆英国,首先一个就是德国始终无法摧毁英国强大的海军。
二战初期德军虽然一路势如破竹,军队无论是战术还是精锐程度都远远的高于各国。而面对英国,似乎只是一个四处漏风的防线,和那些孱弱的本土守备队。敦刻尔克逃走的那些部队,还没有完全的整编。更别英国国内民众的低迷情绪。但就是这样,德国也没有登陆英国的实力!
首先一个,德国没有进行系统性的大规模登陆训练,这一点对德国陆军强制登陆英国,是相当致命的。
德国真正的全力进攻英国的话就算德军部队成功秘密集结,空军全力支援,并且成功突破英国在英吉利海峡部署的大量水雷防线。部队在海军的掩护下成功登陆英国本土,并建立登陆场巩固防线强度,等待后续部队。
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以德国的运力和补给能力,第一波可以有登陆多少部队?其中又能有多少是装甲部队,毕竟在运力有限的情况下装甲部队需要更多补给。而第二波、第三波也不可能全是兵员,至少得携带一半的补给物资。
就连樊奕泽都不看好德国强攻英国,更何况德国本身也对这样的登陆作战,没有多少把握。
哪怕是在摧毁英**港,占据不列颠制空权的情况下,德国登陆成功的把握,也是极低。
事实上,德国在取得新的不列颠制空权之后,并没有想过重新拿起海狮计划,而是继续制造迷雾,让外界以为德国正在大规模的调集部队,准备登陆英国。
而实际上,德国却是在更加积极的准备东线进攻。
德国大本营的想法也是有一套的,那就是利用空军摧毁英国,潜艇尽可能的摧毁商船。
摧毁英国本土的工业之后,第二步就是摧毁英国所有的港口,德国要让英国上下彻底陷入恐慌,让英国得不到任何外界的补给,然后借此逼迫英国投降。
对此樊奕泽的评价是不置可否,战争本来就充满了各种不确定的因素,任何一个战术和战略,都不是百分百正确的,随时有各种变数导致战争走向不同的结果。
德国人有自己考虑,也有可能是胡子颐指气使,独断的结果,反正对樊奕泽来,如果将他放在德国决策者的身份上,肯定会借助目前掌握的全面制空权,逼迫英国本土舰队不敢回援,然后登陆英国。
先啃下英国这个硬骨头,然而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喘息,这才调转枪口对准苏联。
不过樊奕泽并无法左右德国的决策,他也愿意当一个观众,去旁观欧洲的这场战争。
因为欧洲战场上无论胜负如何,对红警兵团来,其结果都相差不多。
樊奕泽只是希望德国能够坚持.久一点,给红警兵团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时间。
这也是樊奕泽帮助德国的原因,樊奕泽希望看到一个打翻的欧洲,不是一个被快速击败的德国。
德国针对不列颠的空袭,强度并没有任何降低,而这也让斯大林越发放心了起来。
然而外界并不知道的是,空中要塞这款轰炸机,并不是德国人的轰炸机。
在撒旦中队开始执行轰炸任务的第三个月之后,第二批轰炸机部队也秘密抵达德国,并且被布置在了东线。
第二批抵达德国的战略轰炸部队,拥有三百架空中要塞轰炸机,最主要的是,这一次的轰炸部队,拥有双机组编成,能够保证人员休息,但飞机不休息,作战效率有了极大的提高。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