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万岁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一百五十五章 万岁(第 1/3 页)
话本小说中常常会有两军交战之前双方大将先在阵前单挑的场景,倒也不能完全说错,比如西北大军对阵僧兵便是如此,主要是怕殃及池鱼。
只是正经的两军交战,是不存在双方将领单挑的,都是坐镇指挥。不过主将以下的将领,以能够亲自冲阵为荣,也就是带领士兵冲锋陷阵,一则是能够极大振奋士气,二则是彰显自身勇武,甚至有时候部分主将同样会亲身陷阵,这也是第一次辽东战事的时候大批总兵一级的武将战死的缘故,亲临一线,几乎没有退路可言,除了取胜,唯有战死一途。
照理来说,主将亲自陷阵就好似皇帝御驾亲征,要被属下劝阻,不过秦清是个例外。
当秦清一刀斩去五十人之后,辽东一方顿时士气大振,高声欢呼,好似山呼海啸。
反观金帐这边,冲入车营之后,先前的冲锋之势已经被车营消解,若是不能杀穿,骑兵的优势就损失殆尽,不存在二次冲锋,只能下马步战,原本指望着能够斩断对方帅旗,却没想到自己的五十勇士被对方主帅一刀斩杀,士气顿时衰弱到极点,两边一增一减,均衡打破,局势顿时为之逆转。
在第一次辽东大战的时候,辽东边军之所以会输给金帐大军,不在于火器,那时候的辽东边军虽然不比如今的辽东铁骑,但也配备了相当数量的火器,关键在于近身肉搏,常常是金帐骑兵像刚才那般硬顶着火器的进攻发动冲锋,在火器强攻之下,步兵常常会提前崩溃,可骑兵因为惯性快速冲锋的缘故,多半能够硬抗过去,只要冲入车营之中开始肉搏,辽东边军便要溃败。
所以卢光弼主政辽东时,主张依靠城池据守,有火器之利,城墙之坚,以骑兵为主的金帐很难攻破城池。而袁南海接任辽东总督后,轻敌冒进,贸然发动大规模野战,最终导致辽东边军全军覆没。
秦清整军经武多年,自然是不会再犯以前的错误。
一方面加强火器,进一步简化火器装填弹药的过程,加快射击速度,争取在骑兵冲阵之前造成更大的杀伤,同时还配备了一定数量的手铳,只有一发弹药,在混战的时候,面对面射击,几乎能够必中。唯一的缺点就是花费甚众,每次开战,仅仅是火药和铅弹的消耗数量,都是个极为惊人的数字。
一方面招募良家子从军,严加训练,通过战阵来加强近身肉搏的能力。战场之上,勇者不得冒进,怯者不得擅退,千万人如同一人,同进同退,配合得当,方能形成最大战力,匹夫之辈,若非天人境或是长生境,往往没有太大意义。
战阵同样并非秦清原创,而是本朝一位少保所创,除了十一人成小阵之外,大阵是三叠阵,同样是三层,原理与三重火铳战法相差不多,第一层战酣,擂鼓,少缓,又擂鼓,第二层急急冲过前层接战,前层少整队伍。鼓又少缓,又擂鼓,第一层又冲过第二层之前接战,原二层少整队伍,如此一层一波的接替,使一线士卒始终能够保持体力相对充沛。毕竟近身作战不比铳兵,对于体力消耗极大。其实天下间的道理都是一般,澹台云出拳,如三叠之浪,一浪接着一浪,击败了西域佛门的上师,此时辽东大军也是如三叠浪,初始不觉如何,可韧性十足,后劲也是十足,逐渐把金帐士兵反推出车营。
秦清这次带了四万兵马,其中有半数是辅兵,辅兵与战兵不同,并不直接上阵厮杀,主要负责各种杂事,比如挖掘壕沟、修筑工事、打扫战场、运送辎重、救治伤员、掩埋尸体、安营扎寨,乃至于帮重骑兵披甲、上马等等,此时的车营同样是由辅兵构建。这也是许多时候,几十万大军瞬间崩溃的缘故,除了兵败如山倒的士气缘故之外,几十万大军中有半数以上都是没有多少战力的辅兵,若是战兵正面崩溃,辅兵自然也随之崩溃,这亦是中原军队无法像草原军队那般来去如风的缘故。
此时金帐士兵开始败退,辅兵们随之涌出,不过不是修补车阵,而是将好似围墙的战车推开,将部分拒马搬开,将先前金帐强行冲开的口子放大,变成一个宽有百丈的门户,留出大军出击的通道。
与此同时,中军位置传来连续不断的擂鼓之声。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