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节 抵押借款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二百八十五节 抵押借款(第 3/4 页)
但是提前跟杨潮做一次生意,这确实是卖杨潮一个面子,毕竟现在郑家还是能从其他豪族哪里弄来货的,而且价格比杨潮的低一倍,之所以卖这个人情。除了因为杨潮帮忙捞人外,也算是跟杨潮结交一番吧。
郑家的银票第二日就送到,不得不说郑鸿逵的能量,郑家派他来江南坐镇。百万以内他都能说了算,就这份底气,比江南九成以上的豪族都强多了。
说到底郑家的实力,确实比豪族们强,如果单纯看财富,郑家怕是大明第二富了。第一富是大明天子,只不过天子只是理论上的最富,起码崇祯皇帝很穷,穷的要当宫中金银器的皇帝,也是历史上的独一份了。
已经是十一月多了,杨潮手里的银子只剩下了三万多两,如果不拿到郑家这三十万两,杨潮还真的是撑不过下一个月了。
拿到钱后,杨潮立刻在交易所大撒银子,一时间将交易所里的丝价抬升了一成。
采购了二十万两的生丝,接着又购买了五万两的瓷器,又收了一批云锦、皓纱等奢侈品,加上茶叶、文房四宝等,二十五万两基本上就花出去了。
杨潮会将这二十五万两以四倍价格,刚好是一百万两交付给郑家,然后郑家会支付剩余的七十万两给杨潮。
这利润简直就是无本的买卖,杨潮没有投入一分钱成本,定金就足够杨潮采购了。
但这就是权力做生意的方式,蛮不讲理,还要求暴利。
谁叫郑家的船队不敢进入长江呢,谁让杨潮有底气敢在长江上横行呢,其实以郑家的实力,他们是可以强闯进长江的,大明朝的水军拦是拦不住他们的,但是那样一来,郑家就失去了大明王朝的庇护,得重新沦落为海盗,这是他们承受不起的。
所以这生意,就只能是杨潮这样的长江边的土著势力能做。
用了十天时间,杨潮才从交易所筹集到了足够的货,也幸好有这样一个将南京大大小小的商人集中在一起的平台,否则按照以前的方式,没有一两个月这么庞大的货物根本组织不起来。
杨潮的船队起航已经是十二月初了,但是到江口交货短则十多天,长有可能一个月就过去了,回来怎么也到明年了,所以杨潮其实资金依然没有转开。
再找郑家要求提前支付货款就显得自己没道理了,而且还容易被人看轻,所以杨潮还需要从另外的地方获得一笔短期融资。
杨潮要借钱,跟关系一直不错的王潇家族借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现在王潇不在南京,他还没有把淮安的盐业理顺呢,那是一桩不下于杨潮海运的大买卖,因此全力留在那里经营。
找王家掌柜,王家掌柜还得汇报到王潇哪里,一来一去根本不是短期内能借到的。
其他人手里,却不是那么容易能借到钱的,大明朝又没有银行,借钱还真不方便。
想了很久,杨潮觉得,还是得从交易所这里想办法。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