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节 奉命剿匪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二百八十九节 奉命剿匪(第 2/3 页)
说完悄悄的向王承恩塞过去一张银票,王承恩随手结果,随意就打开,当看到是三千两的面额,还是北京的大银铺的票子,这才点了点头,眼角也眯了起来,这时候脸上写着:我爽了。
黄凤府然后有一个一个锦衣卫大员送过去,没人都有一百两到三百两的票子,这时候一个个也都满意了。
这些家伙,收受贿赂那都是公开的,都不用避讳的。
王承恩也终于开口了:“杨大人,接旨吧!”
本来杨潮都准备了香案,打算公开接受圣旨的,传来皇帝派心腹王承恩来传旨,杨潮就已经知道皇帝不打算打压自己,而是安抚自己了,崇祯的政治智慧还是有的,只是急躁了一些而已。
所以杨潮就打算公开接旨,因为这很显然对自己有利,是向外界表达一个意思,皇帝都是站在杨潮一边的,自己抢了刘孔昭就白抢了,外界对杨潮的顾虑显然会立刻打消,各种生意也就理顺了,不但航运能够恢复到以前,跟郑氏的合作也将正式开始。
但是王承恩却没有按照杨潮所想的,来到码头上,而是坐马车直接到了军营,而且在小房间吃饭的时候突然说要传旨。
杨潮当即就问道:“王公公,末将这就集合士兵,摆出香案一起听旨。”
王承恩摇摇头:“不用那么麻烦了。就在这里接旨吧。”
杨潮不由有点惋惜,失去了一个多么好的机会,但也只得离席跪地。
王承恩已经站了起来,摆正了姿势,用尽量严肃的声音念起来:“奉天承运皇帝,敕曰:浙江东阳白头匪聚众谋反,责令新江口水营副将杨潮择期起兵弹压,不得有误!钦此。”
明朝朱元璋建立了奉天殿,明朝皇帝自称奉天承运皇帝,因此升职的开头往往就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制曰或者敕曰“三种。不是电视剧中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种断句方式,诏曰是对全天下臣民颁发重大政令的,制曰是宣示百官的,敕曰则是给官员下令的。
杨潮听完,有些发愣,这些天他一直在筹谋如何北上去阻挡李自成攻打北京,只要北京城不被李自成打下来,明朝就不会灭亡,明朝不灭亡,吴三桂就不会投降,吴三桂不投降,满清就不会入关,满清不入关,正是杨潮的计划。
而且杨潮很清楚,李自成怕是快行动了,杨潮记得历史记载崇祯皇帝是四月二十五日上吊的,这个日期他记得清清楚楚,因为他是学霸吗,现在已经二月了,只差两个来月,这时候让自己去浙江剿白头军,这一来一回还来得及吗?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