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节 绿茶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三百三十三节 绿茶(第 3/4 页)
杨潮没有责备她,这让朱媺娖竟然感到有一些庆幸,其实她跟皇帝一样,一路上对杨潮也充满了惧意,但是那时候的她有很期盼杨潮能够将他们平安送到南京,心中不得不早早认定杨潮是一个重臣,其实心中的那种害怕到现在也无法释怀。
夜里搂着新婚妻子,一番缠绵自不用说,可是感觉到朱媺娖身上发冷。
点灯一看竟然脸色苍白,立马就去请太医来看,说是受了风寒。
这才十月,天气可不凉,怎么能受风寒,让杨潮不由跟到诧异。
这风寒来的古怪,去的也迅速,杨潮在家陪了妻子十天,日日嘘寒问暖下,竟然很快就好了起来。
杨潮不知道的是,朱媺娖其实是心冷,这十天的接触,她感觉到了一个真实的杨潮,一个懂得关心妻子,十分真诚的人。
十天后,妻子病也好了,杨潮又回到了军营中。
老张的人回来说,荷兰人的船送到了,一起送到的还有郑氏的船。
郑鸿逵上次跟杨潮交易,答应卖给杨潮三百艘海船,是对郑氏来说顶小的船,却对杨潮来说算大船的双桅船。
相比郑氏的小船,杨潮更关心荷兰人的战船,那可都是四千料以上的大海船,而且还是带有火炮的西式战船,几百年后这种战船都能把满清的水师打成渣滓,现在放在东方地域,应该是最为犀利的武装。
跟荷兰人达成的协议是,十艘四千料大船,其中至少一艘是八千料。
料是中国传统的船舶吨位单位,一料代表的是十立方尺的船舱空间,西方的吨位,以英国人的计算方法,一吨是一百立方英尺,而英尺大概相当于三十厘米的长度,明尺的长度大概在三十二到三十四之间,裁衣尺、量地尺和工匠用的营造尺都不一致。
但是明尺和英尺相差不算大,也就是说西方的一吨位,基本上相当于明朝的十料。
以此计算,杨潮向荷兰人要的海船,有四百吨到八百吨以上的吨位。
这对荷兰人不算什么,因为十年前英国人下水的海上君王号,就有一千六百多吨了。
而荷兰人的造船能力比英国人只高不低,所以杨潮要的战船,对荷兰人来说只是小船,但是荷兰人却不可能把最好的战船放在东方,因此这些船其实也是东印度公司在东方的主力战舰了。
杨潮提要求可不是无的放矢,早就跟郑家打听清楚荷兰人的底细了。
荷兰人很痛快,没有耍任何猫腻,而且比杨潮都急迫的将船第一时间送来了。
现在才十月中旬,而杨潮跟荷兰人谈判,才过去了一个多月而已。
从马六甲海峡到广东,顺风也要十七八天,一来一回至少也要一个多月。
而荷兰人一个多月就从雅加达(荷兰人称巴达维亚),来到长江口,可谓玩命了。
当然荷兰人玩命是有理由的,张大桅派回来的人还带回来一张订单,上面列出了密密麻麻的商品名目,杨潮仔仔细细看了一遍。
荷兰人要瓷器,要丝绸,要生丝,要布匹,要丝线,要水银,甚至连针和铁锅都要,但是唯独没有杨潮想象中的茶叶,猜测大概茶叶贸易要等英国人来来才会扩展开来,要知道后世英国人可是世界第一饮茶大国,人均饮茶是中国人的数倍,据说一个英国人一年平均下来要喝两个大浴缸的茶。
杨潮不由有些可惜,要知道这可是利润丰厚的大宗商品,没有开拓出来是在太浪费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