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节 改革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三百九十一节 改革(第 3/4 页)
江南直隶,地大民富,人众兵强,此乃王霸之资也!
一瞬间黄凤府心中就已经认定,杨潮有称王称霸之心,而且杨潮最有实力问鼎天下,那么作为杨潮头号幕僚的黄凤府,将来的地位就是刘伯温、李善长那样的人物,位比宰相!
这让他如何不震动,相比他家中那几个铺子,简直不值一提,不由大骂自己竟然为了区区小利,险些错过百年基业了。
“大人教训的是,该改制,不知大人想要如何改制?”
看到黄凤府转变了态度,杨潮还是很欣慰的,让他看自己找人去户部抄录的税赋明细,让他看到天下百姓的负担,他就能转变心态。说明他还是有良知的。
“我大明的赋税极不合理,不收商税也就罢了,秋粮夏粮,也大都是向平头百姓收取。占地过半的地方豪绅、文官家族反倒不收。先免去大半,他们自己又隐匿一半,必须纠正,天下百姓,无论官绅。该一体纳粮啊。”
向文官收税,这是后来满清时候才做到的,当然遇到了强大的反对,但是满清用手里的刀子,让那些文人集团屈服了,满清的刀子很锋利,杨潮的刀子就不锋利了?
杨潮知道,从皇帝哪里抢来了南直隶,他已经是天下文官的公敌了,自诩忠直的文人。已经开始以骂杨潮为时尚了。
无论如何杨潮都得不到官绅集团的支持,而且他决意改革,自然要伤害到这些人的利益,早就注定杨潮要站在这个集团的对立面,所以杨潮根本就不在乎这些人的品评。
但黄凤府却再次震惊,官绅一体纳粮,这有违天理啊,他不得不再次劝阻。
“官绅乃国之柱石,倘若向官绅加征,怕是要惹起物议。”
黄凤府了解他这个主上。那是一个不太在乎世俗看法的人,但是却极为注重实际,告诉他让官绅纳粮太有违公理了,杨潮肯定不会听。但是告诉他会逼反缙绅,杨潮却会考虑。
不得不说文官阶层几百年的洗脑,百姓们早就接受文士就不应该纳粮这种公理,觉得不公平?那就玩命读书,把自己家族变成缙绅啊!
杨潮却摇摇头:“时不我待啊。本督没有时间慢慢推进了,必须快刀斩乱麻。就得拿这些缙绅开刀。得让他们开始学会纳税,得让他们学会为这个国家尽责。他们今天不给国家纳税,明天也不会跟这个国家同命运。”
黄凤府见说不通杨潮,也不敢反驳了,衡量了一下,就算南直隶缙绅反对又如何?估计也只能在杨潮的兵锋下瑟瑟发抖,最多躲在没人的地方骂几声,钱粮能交上来,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没有钱粮,杨潮如何成就霸业,杨潮不成就霸业,他黄凤府如何成就功业,突然间,黄凤府觉得,那些缙绅好像也站在他的对立面。
“所以就先走出这两步,第一步加征商税,整顿钞关,除新江口的龙江关,镇江、瓜州钞关,扬州和淮安钞关,苏州虎墅关,苏松常关外,一切小关统统关闭。但这几大钞关,每年钞金必须达到百万两。”
瓜州和镇江控制大运河进长江口,位置极为重要,扬州和淮安自不用说,食盐天下赋,龙江关控制南京进出长江水陆,苏州则负责沟通浙江,这些地方都是水道必经之地,在这里收过路费显然最有效率,而取消其他小钞关,则是为了照顾货物运输效率。
杨潮认定,这些钞关都有年入百万的能力,以自己在长江上搞航运多年的经验,这点钱不算什么。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