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节 伐谋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四百一十六节 伐谋(第 4/4 页)
朱慈烺哪里敢让朱慈烺回来,回来了,他这个皇帝怎么办。
这就好比是当年南宋皇帝赵构始终不敢从金国手里接过徽钦二宗一样,因为两个老牌皇帝回来了他该如何自处,退位让贤?显然不可能!
当年金朝就不断用释放两个老皇帝吓唬赵构,而赵构手下大将岳飞也整天嚷嚷着要北伐迎回两位先帝,内外压力之下,赵构最后选择杀了岳飞,否则真给岳飞打到黄龙府将两个皇帝救出来,他估计皇帝做不成还不说,命都要交代了。
大明朝也有先例,明英宗应战瓦剌被俘,于谦在北京不顾皇帝被俘,大声嚷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不但不答应瓦剌投降的条件交换明英宗,反而在北京城让英宗的弟弟景帝继位,最后明英宗被释放后,囚禁了景帝,杀了于谦。
朱慈焕感觉如果哥哥朱慈烺回来,他的结局不会比明景帝强多少,而且明英宗那时候只是一个人,而朱慈烺身后可是站着杨潮的。
于是朱慈焕立刻一封圣旨发到了南京,要杨潮立刻将豪格递解到福建去,他打算在福建向列祖列宗献俘。
朱慈焕的理由也很正当,俘虏了豪格这个满清前皇帝的儿子,确实值得给朱元璋他们烧纸说道说道。
可是朱元璋的陵墓在南京啊,你在福建献的哪门子俘,于是杨潮立刻上书,表示希望皇帝驾临南京,在太庙和孝陵献俘。
可是小皇帝哪里敢来南京啊,为此郑氏每年都给杨潮三百万两银子呢。
于是用豪格交换朱慈烺的计划就在杨潮,明廷和清廷之间开始扯皮,先是杨潮让多尔衮不舒服,多尔衮又利用福建小皇帝恶心杨潮,杨潮又用南京城的地位恶心小皇帝。
好好的一个伐谋之策,最后弄成了相互恶心。
而多尔衮借此有了理由,告诉清廷老权贵们,说不是他多尔衮不想谈,而是明廷根本没有诚意,明显只是想骗自己释放朱慈烺,这买卖不能做。
但是老权贵依然不依不饶,希望放了那个没用的明朝皇帝,让这个皇帝回去跟另一个皇帝斗去,清廷正好坐收渔翁之利,还能借此救回清廷王爷,何乐不为。
多尔衮则又拿出用皇帝换败军之将不划算的道理来,跟老权贵们争的不亦乐乎。
杨潮也看的开心,可是却没有发现,在热闹的表面下,真正的阴谋,真正的威胁,正在慢慢逼近!(未完待续。)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