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天下(求月票)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210章 天下(求月票)(第 3/4 页)
游说洋人出兵?
如果可以话,奕訢肯定会这么办,可从咸丰年间出任议政王主持朝政二十四年的他又岂不了解洋人,那“鬼子六”的名声也不是白落下的。那些洋人之所以选择“局外中立”,那是因为对他们来说,这是最有利的选择,这样自然也就别指往他们插手了,更何况。这些洋人对朝鲜的印象甚至好过大清。
“王爷,现在对清国而言,最有利的选择就是议和!”
美国公使西贝的话让奕訢的眉头一皱,这几日他先后拜见过英国、德国公使,再加上西贝公使无不是表示希望他们议和,在他们看来,大清国已经完全没有战斗下去的资本了。
在拜见的众多公使中,只有俄国公使表示了对大清国的支持,而俄国公使亦隐隐透露出其对于在黑龙江吉林修建铁路的兴趣,只不过他们同样也表示。现在俄国无力帮助朝廷——对日本的占领正值关键之时,俄国自然不会冒着有损侵日大局的风险派兵进攻东北,不过虽是如此却答应在外交支持朝廷,当然朝廷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同意俄国于黑龙江、吉林修建一条西伯利亚铁路支线。
同俄国人打过几十年交道的奕訢自然不会像三十二年前一样,被什么力都未出的俄国人忽悠割了大片的土地,现在一直以来对唐浩然满怀敌意的美国公使则成为了其最后的选择。
“王爷,现在李大人的精锐部队被困于榆关以及天津,尽管北洋舰队已经开往刘公岛,开始执行海上的封锁,但是王爷。这并不无法改变朝鲜军即将攻入京城的现实!王爷,如果朝鲜军攻克京城的话,贵国的太后与皇上将避往何处?”
西贝的反问让奕訢的心底倒抽了一口冷气,这不正是他担心的地方吗?一但逃出京城。没有了京营作保,无论太后、皇上逃到什么地方,都不过是汉臣手中“挟天子令诸侯”的质物罢了。若非明白这个道理,恐怕太后、皇上恐怕早都西狩或者南狩了……
面对陷入沉思中的奕訢,西贝的心中却没有丝毫的同情,从一开始。朝鲜统监府就争取到了英国以至于德国的支持,相比清廷在英德甚至美国的眼中,唐浩然无疑更容易打交道,不仅如此,在欧美诸如《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等大报,随处可以看到朝鲜统监府提供给外国报社的新闻,他们运用舆论公关让许多欧美的媒体,包括那些原本同情中方的媒体倒向了统监府,甚至这正是美国保持中立的原因——在许多美国民众看来,统监府是在“反抗暴政”,他们的起义是为了保护民众的“言论自由”,甚至相比于欧洲,其在美国获得了更为广泛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纵是因朝鲜问题对唐浩然极为抵触,西贝亦不得不与公使团持同一立场,支持双方议和,以结束这场“冲突”。
“而且,这是公使团的态度,如果王爷所代表的朝廷同意议和的话,可交由北洋大臣李大人负责此事!”
在奕訢的犹豫中,西贝又一次抛出了一个公使团刚刚达成的共识。
“公使先生!”
心知已经无力改变公使团决定的奕訢咬一咬牙,看着西贝反问道:
“如果朝廷同意议和,那么各国是否保证唐浩然就会撤兵回朝鲜?”
耀眼的闪电映亮了天地,惊雷于乌云中滚动着,这电闪雷鸣似乎就像是这大清国的丧钟似的,在这四九城的上空回响,而当那电闪将紫禁城映亮的时候,在宁寿宫的殿内,这会气氛却压抑到了极点,那空气甚至紧崩到随时都能燃烧一般。
奕訢跪伏于地上,他的脸上满是泪痕,此时他跪的并不是太后,也不是小皇上,而是这大清国,而是大清国的列祖列宗,而相比于的奕訢的满面老泪,面色煞白的慈禧则于上位,双目死死的盯着殿外,盯着殿外的雨。
“这……就是咱大清国的忠臣啊!”
一声长叹中。慈禧的目中迸发出似要杀人的怒火,难怪他会这般恼怒,曾被朝廷寄以厚望,用于牵制李鸿章的张之洞。现如今也完全翻过脸来,他和四川总督、云贵总督一道发来了电报,请旨朝廷除奸佞以安天下,更说什么当今天下纷乱,以至俄人窥视东北三省。为国家计,东北当建立行省,进而直截了当的保举唐浩然为东北三省总督。
好一群肝胆忠臣啊!
这就是他们对大清国的忠啊!他李鸿章守着精兵不派,他张之洞一众人等,更是为了一已私利,甘心授权于逆乱,这大清国竟然被这一群乱臣贼子把持着地方,如何能不让慈禧恼怒,可纵是恼怒非常,她却也只能在这宫殿中发出这么一声感叹罢了。
“李鸿章那边给了话了!”
强压下心头之怒。慈禧看着跪伏于地的奕訢,用尽可能平静的语气说道。
“张之洞这些人也是为了国事,既然现在咱们兵不及人,那就议和吧,当年能同洋人议和,今个就能同他唐浩然议和!”
在道出这句话时,那话声虽是平静,可那字却是几乎是一字一字的迸出来的,到最后慈禧盯着奕訢直说道。
“这祖宗的交待现如今看来,是错不了的。六爷,当年咱们错不是错在用了他们,而是用过了,没有丢掉他们。当年圣祖爷那会……好了,再说这也都没用了,反倒是徒惹人笑话,不过这样也好,到也能让天下人瞧瞧,瞧瞧咱大清国的忠臣们。都是什么模样!”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