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给女皇当老师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9章 给女皇当老师(第 3/4 页)
终于给圆回来了。
一杆子支到西域去,你还能到那里查去?
“我的三个女儿虽是女流之辈,但已经启蒙。多少有些学问。如今聘请塾师,是想让她们学问精进一些,所以,先生的学问……。”
这是想考较一下我的学问呢。
“我理解夫人的心意,小姐们想必已经读过经典,领悟如何,多在于灵性和功夫。谁教授学问,也是这些。区别只在于造诣如何,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楚。”
“倒是在诗文上,我下过一些工夫,若是夫人愿意,就做上两首诗词,还请夫人指教。”
“既然如此,就麻烦李郎啦。”
不麻烦,抄个诗而已,很省事儿的。
不过这手毛笔字,确实拿不出手啊。
也没事儿,正好今天小小显摆一下宝贝,叫你们开开眼界。
李木坐到案几边。
几上笔墨纸砚是现成的,拿过一张纸,没有研墨,也没拿毛笔。掏出一支签字笔,就写了起来。
王之涣现在还没出生,这回就抄他这个倒霉蛋儿的。
成败与否,在此一举。这一回非常关键,就放出两颗震撼弹出来。
先来一首《登鹳雀楼》,再来一首《凉州词》。
“咦?”
杨夫人不禁轻轻出声。
见李木没有用毛笔,而是用一个从来没见过的东西写字,杨夫人不禁好奇,走了过来。
这是什么笔?如此精巧,不用墨汁,上来就写,从来没见过啊。
再看诗词内容,心里不禁一惊。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首五言绝句《登鹳雀楼》,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尽,后十字有尺幅千里之势。
这一首《凉州词》,先写山川的雄阔苍凉,以戍边者处境的孤独危险相承转,继而笔触一转,引入羌笛之声。
虽有不得还乡的怨情,但写的悲壮苍凉。毫无颓唐之意。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