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我觉得不行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47章 我觉得不行(第 1/4 页)
李木的迷惑,源于他对于长安城当初建设的背景和目的不了解。
现在的长安城,跟秦代、汉代等以前十来个朝代的长安城,已经不是一个概念。
隋初的时候,原来的长安城已经破败不堪,地下水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当时称为“肥水”,已经不适合饮用,长安也不适合作为都城。
与其在原来的基础上修修补补,倒不如重新选址,新修建一座城池。
于是就在原来的汉长安城的南部的龙首原上,重新规划建设了新的长安城。
这座城市在隋代已经基本完工,隋唐交替的时候,基本上没有被破坏,完好地保存了下来。叫李家捡了个现成的。
所以一直有“杨家修城李家住”的说法。算是杨家栽树,李家乘凉。
别的城市格局,不少都是自然发展扩大形成的。
长安城则不一样,它是人为规划建设出来的。
当初的设计理念,首先考虑的不是居民的生活是否方便的问题,而是军事防御和统治秩序的问题。
高大厚重的城墙,目的在于军事防御。
城里的里坊封闭和宵禁制度等等,是为了维护统治秩序采取的管理措施。
至于居民生活的方便和活动空间,商业的繁荣和便利性问题,根本就不是优先考虑的事项。
与其说这是一座城市,到不如说是一座大型军事要塞恰当些。
终于,鼓响了,坊门开启,人群开始涌入东市。
东市的格局,跟西市大致相同。都是两纵两横主干道,把整个坊市分割成九个大区,九个大区之内,各有一个十字街,把各个大区划分成四个小区。
各种店铺也是按行业分布。
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西市是丝绸之路的终点,那里的国际贸易成分更多一些,东市的国内贸易比重更大一些。
从南门进入,先是平准署。
“平准署是官商,凡是官府里面不用的东西,查抄罪犯的家产,官府没收的东西之类的,都由平准署出售。”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