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种植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二百三十八章 种植(第 3/4 页)
房子盖好了,最少半个月才能入住,得除去屋子里的湿气。
新房中放上一盆炭火,更容易除潮。
这里靠着汴河,河水缓缓流淌,风景很是秀美。
看着流淌的汴河河水,石小凡心中一动,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
这汴河不正是建造水利纺车最好的地方么。
水利纺车,那可是一本万利的行业。这么长一片河岸,建多少纺车建不了。
黄河安置的百姓陆续的来了,因为搬迁,皇恩三个村的百姓全部被安置到了石小凡的蔬菜大棚厂。
地是卫国公府的,这些百姓来上工,统一管理,按月拿工钱。
像双儿爹娘这样的老人,可以做一些轻松的工作。建造大棚需要大量人力,这里和西山一样,专门有食堂。老人可以给后厨摘菜,打扫一类的轻松工作。
对于那些失去劳动力,搬迁到这里的人,那就由朝廷拨款了。
大宋朝的体制相对很完善,到了北宋末年的宋徽宗时代,汴京城甚至出现了官办的免费医院还有养老院。
可惜,繁华的大宋终究因为军事上的羸弱而惨遭金人的蹂躏。
除了大棚,石小凡最关心的就是制作火药了,这个东西可是关乎大宋朝边关安宁的一样东西。
石小凡再财大气粗,这城北大棚还有安置这些百姓也将他的家底给掏空了。
火药,还得需要赵祯来帮忙,最好朝廷成立个火药作坊。
唐朝末年火药已被用于军事。到了宋代,战争接连不断,促进火药武器的加速发展。北宋政府建立了火药作坊,先后制造了火药箭,火炮等以燃烧性能为主的武器和霹雳炮、震天雷、蒺藜炮等爆炸性较强的武器。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