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水淹七军(三)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432章 水淹七军(三)(第 2/4 页)
正是关羽在汝南收下的两名义子,一个叫关平,另一个叫关宁。这关平关宁本是汝南人,随其父投奔到了刘备的麾下效力,又被关羽所看重,就留在了身边。
此次刘备虽然没有带多少将官,可是个个出手不凡。
其后军的刘全,中军的高宠,以及这关宁关平两兄弟,都是有万夫不挡之勇。
夏侯兰如今人困马乏,一看刘备兵马气势汹汹的冲过来,怎敢应战。
拨马带着人往回走,“武安将军,往雒阳的路已经被封堵住了,只怕是无法撤退。”
武安国挥锤砸翻了一员将,厉声喝道“往平县(今河南偃师西北)撤退,往平县撤退!”
这平县,毗邻河水,直面北邙山。
武安国心知雒阳凶多吉少,退往平阴的路,只怕也已经被曹军给占领了。只要能抵达平县,靠着地势的险要和城墙的坚固,说不定能撑一下。徐庶已经在河内调动人马往京兆支援,主公更已经偷渡五社津,也许如今正在往这边赶来。
所以,只要能坚持住,就有希望。
而平县,也就成了武安国如今希望所在……
和夏侯兰一左一右,舞锤抖枪,硬生生的在乱军之中杀出一条血路出来。
武安国满身是血,也分不清楚是受伤流出来的鲜血,还是那些被他杀死的曹军的血。黑黝黝的脸膛,如今是格外的狰狞。大锤挂着风声,凶狠的劈砸砍杀。
而夏侯兰,手中的大枪也幻出点点寒光,杀法骁勇异常。
夏侯兰的武艺说实话并不是很差,虽然未曾得到童渊的真传,可经过这多年的苦练,也已经领悟出举重若轻的奥妙来。只是他和赵云有所不同,虎牢关大战后,赵云经历了无数次凶险的拼杀,在搏杀中一步步的成长,经验非常的丰富。
但是夏侯兰却有闭门造车之嫌。
被吕布俘虏之后,几乎就没上过战场。即便是当初在临泾时发生变故,典韦等人就揽下了所有的搏杀,夏侯兰大多数时候也就是在旁边观看,未能出阵厮杀。
毕竟,他主要的责任,是保护刘辨。
如今在这绝境中,夏侯兰也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凶悍之气。大枪如同巨蟒出击,沾染了无数的性命。和赵云的枪法不一样,夏侯兰的枪法机变并不多。因为常见典韦等人厮杀,所以他的枪法也是以刚猛为主,丝毫不逊色于武安国的双锤。
有道是一将拼命,万夫莫敌。
夏侯兰和武安国两人如疼疯虎,带领着兵马硬是杀得孙权人马一个对穿,朝着平县方向逃遁而去。而此时,关宁关平二人也追赶了上来,公孙康也带领人马杀到。
与孙权兵合一处,再次追击过去。
******
武安国夏侯兰两人绕过北邙山后,沿着河水西逃。
不过经过先前的一场厮杀,两人的兵马都有损失。所幸在途中,又聚拢了不少兵马。
此时,已经过了二更天!
天上下着蒙蒙的细雨……
两人带着残兵败将,已经看到了平县的城墙。就听到从那城墙后传来号角声,一支人马从城中杀了出来。
为首一员大将,生的玉面美髯,跳下马七尺七寸,掌中一干月牙戟,威风凛凛。
“夏侯将军,太史慈奉丞相之命,再次恭候多时!”
“啊!”
夏侯兰和武安国闻听,不由得心中吃了一惊。
别看夏侯兰并不理睬外面的兵事,可也知道在曹操营中有一员将,名叫太史慈。
而武安国曾是董俷的护卫,经常听董俷提起太史慈的名字。
也难怪,这太史慈在三国演义里也算是了不得的人物,董俷对他的印象很深刻。
在武安国看来,能被董俷惦记上的人,都不一般。
太史慈笑道:“夏侯将军,若你愿意下马投降,太史慈可作保,定不伤你性命。”
“武安将军,如今该怎么办?”
夏侯兰精通兵法,可是在这战阵上,却真的要听武安国的意见。
武安国轻声道:“先前在来的路上,有一座小山丘,背靠河水……我们可退至山上,与贼军周旋。我估计,最迟到正午时分,大都督他们一定会做出相应还击。”
“就依武安将军之言!”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