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没有火药的战争是安静的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二十四章 没有火药的战争是安静的(第 3/4 页)
“倒是臣有一请,陛下,宇文大学士有一老母亲,年过半百膝下无子,日子过得极为清贫。臣请陛下迁其母入京城之内,善待之,一则可照顾起居,二来可以牵扯宇文虚中。防止其东摇西摆。”
沈从这段话也是思虑了良久,找了个牵扯宇文虚中的理由,希望能得到新帝的恩准。而这个看似牵强的理由,却是沈从手中最大的权利。
察子多行风闻之事,难免有人会收买,掌控其家人,是控制察子的重要手段之一。当然接宇文虚中的老母亲进京城,则完全是处于对朋友的照拂。
大宋朝廷没有赡养这个条目,想要在规则里找个理由,十分困难。
赵桓听到这个不情之请,也是感慨这忠臣就是好糊弄,照顾一名老人而已,还搞出个这么不上台面的理由。
他点点头说道:“一应支使,全部算到内帑即可。”
“谢陛下。”沈从兴奋的说道。自此以后这宇文虚中在金国行事,便不再是野狐禅,而是来自大宋朝堂的授意。
有无大义的名分,对宇文虚中来说,极为重要!方便宇文虚中行事的同时,更多的是为了了结他的心愿。
“报!陛下,金兵调动云集,陈兵城下,辱没大宋!军都指挥使姚古仲请求出战杀敌!”一个亲从官跑到御前,呈上了一份战书。
【听闻宋廷换主,特来道喜,不知少主可敢出城一叙?必扫榻相迎。】
对不起,我不搞基。
还扫榻相迎,谁去谁是大傻子!赵桓吐槽这个战书,看起来更像是个文臣写得札子,而不是一个武将能说的话。
“官家,这等战书,还是回应一句好。”种师道突然说道,战阵之前,战书以回应,是自汉至今都有的流程,不宣而战视为偷袭。
当然这种战书宣战的方式,早已流于形式了,但是没有回应,却显得大宋小气了。
赵桓想了想说道:“赵英,拿笔来。”
【不敢】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