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儒门学派,三大先生(三更求订阅)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131章 儒门学派,三大先生(三更求订阅)(第 2/3 页)
“自从王阳明百年前成为圣贤后,天下儒门功法,大多出自心学。”
“东林先生早年同样是修炼心学法门,但他后来到东林讲学时,又得到了龟山先生杨时的理学传承。”
“所以他后来转向理学,并且力辟心学。自己则是在心法冲突之下,不得已假死脱身。”
“如今有没有解决这种冲突,天下人谁也不知道。这次魏忠贤的事情,不知他是否现身。”
东林先生顾宪成的理学传承,号称源自龟山先生杨时。此人是北宋时期人物,是程朱理学之中“二程”嫡传弟子。留下的“程门立雪”典故,至今仍旧是尊师向学典范。
顾宪成能得到他的传承,可以说是得到了程颢、程颐的直系传承。所以他自然摒弃心学,修习理学法门。
只是,因为奠基时用的是心学法门,顾宪成在达到平天下的境界、想要知至之时,才发现自己在格物、致知上面有所缺失,很难达到“所知无不尽”的地步。
所以他一直力辟心学,不希望东林书院的后辈,走上他的老路。
冯从吾和顾宪成交情颇深,对这点也是熟知。只是即便是他,这时也说不清东林先生顾宪成到底是什么样。不知他是根基冲突而死,还是已解决这个问题。
“蕺山先生刘宗周,是第一个参劾魏忠贤的人。”
“这次我都来了,他必然会来京!”
刘宗周是冯从吾的师弟,也是三大先生中年龄最小的人。此人早年和冯从吾一样学习湛若水一脉的心学,后来和顾宪成、高攀龙相交后,开始倾向理学。直到中年罢官,领悟“天下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学”后,才转向陆王心学修行。
刘宗周天资极高,对学问也是至诚,如今虽然还不到五十岁,却已经被誉为“千秋间气,一代完人,世曰麒麟凤凰,学者泰山北斗”。在儒门中声望极隆,被誉为心学一脉继陆象山、王阳明之后,最杰出的人物。
“嵝山先生吴道行,可能不会来京!”
嵝山先生吴道行,是儒门圣贤朱熹弟子吴猎的后裔,家传理学法门,一直以讲学授徒为业,从未走上仕途。三大先生之中,他是最可能不理朝堂是非的人。但他同样不可能投靠魏忠贤,为魏忠贤的事情张目。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