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8章 再起风波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098章 再起风波(第 2/3 页)
那幕僚摸着胡须略一沉吟,突然动容,双手拱起,向皇宫方向揖了一揖,肃然道:“官家慈悲啊!”
县太爷吁了口气,点头道:“我朝天子圣明,非古之圣君可比。”
县太爷将圣旨卷起,看了李公甫一眼,肃然道:“你去,把那黄玉郎,放了吧!”
“啊?哦!”
李公甫一脸的不敢置信,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但见县太爷挥了挥手,又说了一遍“放了”,这才确信自己没有听错,急忙答应一声,快步走了出去。走的时候,看他脸色,还跟没睡醒似的,懵懵懂懂。
杨瀚虽然读过书,可也达不到无所不知的地步,首先这首诗,他就没听说过,更不清楚为何圣旨上会只写了一首诗。
不过不明白的可不只他一个,等县太爷回了二堂,便有几个与那幕僚相熟的老公门凑了上去。
“祈先生,官家这道圣旨说了什么呀,怎么谋反大罪,就把人放了?”
那幕僚难得卖弄,抚着胡须,悠然自得地道:“这首诗,是我朝仁宗皇帝所作的《莲花经赞》。仁宗皇帝写下这首诗,还有一桩典故。”
“什么典故?”几个老公门好奇地连声询问,杨瀚也竖起了耳朵。
那幕僚清咳一声,道:“仁宗年间,四川有一位秀才……”
四川这个称呼,官方是从元代开始的。不过在那之前,民间已有这个称呼。巴蜀之地,在唐朝时候设有剑南道,分剑南西川和剑南东川,加上山南西道,时人称为“三川”。
宋代时候在蜀地又分置了益州路、利州路、夔州路等,称为“川峡四路”。所以,时人便将宋代的“四路”和唐代的“三川”相合,简称巴蜀之地为“四川”。
因此,这幕僚一说,众人也便知道这是指的巴蜀了。
幕僚道:“那位秀才科举不中,心怀怨愤,回到四川之后,便献诗给郡太守,怂恿他造反,劝他占据巴蜀自立。结果……他当然是被马上抓起来,解送京城了。”
一个捕快道:“这秀才真是读书读傻了,这一下,只怕要满门抄斩了。”
幕僚微微一笑,道:“按律,他确实该被处斩。不过,案子报到仁宗皇帝面前,仁宗皇帝却赦免了他的罪,并写下了这首诗。所以,县尊大人一看,就明白了官家的意思。”
几个老公门听了也明白过来,不禁连连赞叹:“官家胸襟,真非我等可以想像。官家圣明啊……”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