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鹰眼VS颜良(上)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十章 鹰眼VS颜良(上)(第 2/3 页)
十面埋伏?
贾诩有些茫然,刘基却是眉头一挑,对于这首曲律他自不陌生,乃是源于唐代一曲琵琶曲,只是如今换了个乐器,以琴来弹奏,杀伐之气似乎更浓了一些,不过这首曲子,倒也应景,想到如今袁绍的处境,刘基不由微微一笑。
“我们各方面人才是否已经就位?”李轩抬头,看向两人道。
“按照陛下吩咐,自各界抽调而来的精英已经全部到位,完全可以彻底接替河北三郡所有军政。”刘基躬身道。
“这个不急!”李轩摇了摇头:“袁绍一灭,冀州人心思定,尤其是那些世家豪门,朕可没时间跟他们继续耗下去,各地太守、县长、县尉大都是世家之人,这些位置,暂时不宜调动!”
刘基会心的点点头,暂时不宜调动,并不代表以后也不能调动,否则也不必自各界抽调如此巨量的人才出来。
“重要位置虽然不便动,不过像郡丞、县丞还有之下的一干文吏,小将,却必须换上我们的人马!”李轩想了想道。
“只是这些位置,根本无法为我军带来任何实质性好处?”刘基和贾诩不由皱眉道。
“好处?”李轩笑道:“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些人上任之后,其他事可先放到一边,但必须尽快给朕将民心收拢起来,这些位置虽然在我们看来,不值一提,但却是最贴近百姓的职位,若他们能做好,足以胜过十万雄师!”
刘基和贾诩都是顶尖智者,只是稍稍一想。便明白了李轩的打算,这般做法,根本不是在压缩世家的生存空间,而是要直接将世家豪门从这片土地之上根除啊!
先得民心。看似有些多余,但却是以这样的方式彻底根除了世家豪门的退路,等时机成熟之时,李轩如今安插在各地的人手迅速夺走各郡县高位,虽然还会引起一定的混乱。但有了民心打底,能够得到百姓拥护,这混乱,也可以有效地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而不必担心因为这一举措而导致内部大乱乃至后院儿起火的事情发生。
当然,这也是因为李轩手中,有着充足的治理能手才敢如此大胆的用这种方式来根除世家之患,否则的话,任何一路诸侯若真的效法李轩的话,绝对会死的更快。因为这天下,除了李轩这个异数能够源源不绝的从其他位面批量输送各行各业的人才过来,无论两宋还是大唐位面,李轩的根基已经稳定,开始产生大量的剩余人才,这些人才,留在原位面,最多做个名燥一时的风流才子,好点的或许还能留下一段佳话,但于社稷而言。没有丝毫益处,但若送到这边,虽然大都是一些纸上谈兵之辈,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人有着丰厚的知识储备,而且一开始并非身居高位,而是从底层做起,也有了大量的实践机会,去印证他们所学,可以想象。当李轩计划实施之时,这些人至少也是治理一方的干吏。
“陛下(主公)睿智!”两人相视一眼,躬身道。
“这些客套话,就不用再说了。”李轩挥了挥手道:“既然冀州七郡已定,袁绍的粮道可以切断了,三日之内,我要袁绍的数十万大军,尽为我掌!”
“遵命!”
……
与此同时,邺城之外,烟尘弥漫,一支骑兵,犹如洪流般向着邺城方向狂奔而至。
“是颜良将军!”邺城城头之上,一名眼尖的士卒看着那醒目的旗帜,面色不由一边,颜良乃河北四庭柱之首,这可不只是一个名号,当初颜良文丑追随袁绍南征北战,在冀州可说是凶名赫赫,如今眼见颜良返回,这些冀州降兵都不由的有些发怵。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