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神游(64)三合一
书海居 m.shuhaiju.net
故国神游(64)三合一(第 2/4 页)
“那是什么?”艾伦好奇。
其实这些学生在制糖。用甜菜制糖。
今儿知道要参观,因此上,肃英额早给这边打了招呼。这是老圣人安排的,他告诉自己说,别看西洋人船坚炮利的,但在有些东西上,他们落后的很。就像是糖!
糖的制造,能追朔到早在殷商末年。那时候我们的先民们就知道用谷物来制造甜味食品了。在西周时期的诗歌总集《诗经》之中,有“周原膴膴,堇荼如饴” 的诗句,诗的意思是在西周远祖的古公亶父时代,周人西迁到了周原,也就是陕西岐山。这里的土地十分肥沃,即使野菜也象饴一样的甜蜜。从这里就能知道,至少在西周以前,我们的先人就已经知道饴这种东西了。
所谓饴,就是一种以谷物为原料制成的淀粉糖,现在一般叫麦芽糖,也称饴糖。史实证明,早在蔗糖问世之前,作为甜类食品,饴糖的食用已经很普遍了。
而西方各国对于糖的研究,据记载始于十六世纪中叶,1747年德国化学家a·马格拉弗首次从甜菜中分离出单糖,但并未受到重视。
如今是乾隆十七年,也就是1752年。
这个时间点,西方没有糖!
他们有甜味的食品都是纯天然的,像是蜂蜜水果等,但没有糖!
林雨桐曾经吐槽,说西方人喜好甜食,是不是就是因为知道糖这种东西太晚了。中国的糖制造只是后来引进了国外的生产线而已,自身哪怕各家靠手工也能做出糖这种东西的。
因此,林雨桐把女子书院那个喜欢做点心的萧娘单独拎出来。带着她一起用土烤箱,做很多甜点。艾伦就发现,他们的面包他所熟悉的食物,味道叫人特别留恋。
糖这种东西,简直叫人着迷。
当然了,印度也是较早的制造糖的国家之一,但现在东印度公司还未曾在印度引发战争,势力也没想的那么大,很多事情估计还没回过神来。
如今就是契机。
吃午饭后,艾伦竟然喝到了一杯加糖的咖啡。
下午艾伦就不想转了,他去找在晒稻子场的四爷。
其实工院和农院的人今儿都在,这不是用新机器脱籽吗?
艾伦只扫了一眼,他对这些不敢兴趣。他的目的只有能给他带来暴利的东西——药和糖。
四爷在大树招待他,不一会子工夫,林雨桐带着萧娘端着茶水糕点来了。
茶水是红茶。自从英国那个安妮女皇喜欢上红茶之后,茶叶便开始在西洋风靡了起来,尤其是红茶。林雨桐今儿用的全套自家玻璃厂出来的玻璃器皿,透明度好,造型精美。红茶泡出来,加上牛奶和白糖,然后递给艾伦。
喝一口浓香的奶茶,再搭配松软的蛋糕,简直完美。
“陛下,我觉得我们可以合作……”
四爷知道他想要什么,就笑了笑,“当然!你拿到你想要的,我拿到我想要的,这才是最好的合作……”
“您需要什么?”艾伦有些急切,“您需要什么,除了军火,其他的都可以。”
“你们能提供什么,我需要一个清单。”四爷看他。
艾伦皱眉,“其实此次,我是想做烟草。”
烟草不是大烟,这个便是没有国外的,也有国内的。现在好些人还都拿着烟斗抽烟丝。吸烟有害健康,但一样禁不住的。
进口的烟草贵,很快怕是就有很多商人学着做香烟,然后有了面对大众的香烟。
避免不了。
艾伦见四爷没说话,就急忙道:“当然了,还有很多……比如棉花!”
印度的棉花被东印度公司垄断,还是一样从广州上了口岸,全部进入大清的市场。
林雨桐给对方添了茶,打岔道:“味道怎么样?”
要谈就拿诚意,没诚意就吃点喝点,然后滚蛋。
艾伦一边跟林雨桐道谢一边咬牙道,“大英帝国的舰队模型,随后就能送到京城……”
“零件!”
什么?
“零件。”四爷看着对方,“如果可以,很多生意都可以单独和你谈。”
比如呢?
林雨桐就笑道:“听说你们有一种叫做蕾丝的布料……”
那是宫廷服饰用来点缀用的。
“相信我,没有女人能抵挡的住蕾丝的诱惑。”她看向对方,“听说法兰西的香水也不错,对这些东西,我们也都有兴趣……”
蕾丝在欧洲还并不流行,这是一种手工制品。在欧洲还带有点se情的味道。产量不多,价格也就还行而已。但如果大清皇室打量采购,他的心头火热,哪怕是不愿意金银来交易,只以货物来易货,他从中的获益都是巨大的。
而林雨桐和四爷需要这点缓冲的时间,因为大清的船舶司还在筹备阶段,这需要一个过程,十年,甚至于二十年。而这些年里,得保证大清在贸易中获利的同时,也得保证对方能获得利益。好好的能赚到钱,就不会急着动歪心眼。
在乾隆跟蒙古王公展示实力之前,四爷得把此人打发走。有些东西,不适合过早的拿出来。
而在这家伙走之前,林雨桐把宫里的绣娘都拎出来,加紧做的几十套衣裳,也终于完工了。这些衣服都是欧洲的款式,是那种巴洛克风格,华丽、宏大、夸张。窄腰宽裙,虽然没有大领口,但密密匝匝的繁复的缀饰,也足以叫裙子看起来华贵非常。
她这样的裙子做了两种,一种色彩或艳丽或典雅,但只要打眼一看,那绸缎流光溢彩,不是凡品。还有一种,稍微平凡一些,颜色也比较素雅。
她何和婉将衣服换上,又叫了和婉的几个丫头换上其他的衣服,等艾伦见了之后明显的愣了一下,“我的天啊……”
真漂亮!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