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章 阿舅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746章 阿舅(第 2/4 页)
最初几次列为第一等的崔民干,因为只是黄门侍郎被降到了第三等。
崔卢郑王李,山东五姓,完全被关陇的杨韦杜柳裴薛六姓压制,至于江南士族虽有兰陵萧与吴兴陈进了第一等,但其它传统士族王谢顾陆朱张也都排到了后面。
真正异军突起的不是皇族李氏,毕竟他们冒充陇西李都好几代了,虽向来不被承认。真正这次排名惊人的还是如魏征的巨鹿魏氏,马周的清河马氏,戴胄的谯郡戴氏,孙伏伽的清河孙氏等。
这几位宰相,都是寒门出身,如马周那更是纯粹的贫民士子出身,如今因为他们官拜宰相,于是也被排到了第一等,凌驾在了山东五姓,关陇六姓之上。
整个氏族志的排名,其实基本上就跟大朝会上的两班排位一样,官阶本品、爵位勋官、职事官,按着高低排名。
本来这稿拟好后,韦挺岑文本褚遂良令狐得棻等一众官员们,都有些看不下去了。
既然是修氏族志,是谱学,那总得按点谱学标准来啊。
魏晋以来,江南有侨姓,东南有吴姓,关中有郡姓,这些地方姓氏都成了当地世族地主的专用姓氏,尤其是在九品中正制的推行下,谱学就是士庶之间不可跨越的鸿沟,各家都有自己的家谱家传。
随便往上翻一翻,那都是世代显宦,你要是谁家不能连续个三五代都出五品以上官员,你都没法在这个圈子里混。而做为郡望士族,他们有个特权就是子弟做官容易,凭门第家世,直接就能举荐入仕了。
魏晋南北朝,诸多朝代,哪朝不是以郡望论门第,从来也没听说过以官爵排姓氏的,都说范阳卢氏清河崔氏,没听说过太尉秦氏、右仆射房氏、司徒长孙氏啊。
偏偏李世民就要这样搞。
高士廉觉得这氏族志真的刊印出去,自己的名字印在上面,以后估计得臭了。但皇帝态度坚决,却又无可奈何。
不管怎么说,这差事总算结束了。
再修改下去,他自己都得疯了。
一千多家族,倒有小半是原来的寒门地主,这在过去,都是士族们羞于同伍的,如今好多甚至还排到了前列。
如宗室后族之下第一的历城秦家,这在过去仅能算是没落寒门小士族,如今却已经凭借着父子皆宰相,官居太尉而居于最前。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