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一)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一)(第 3/4 页)
蔡卞因为曾经求学于王安石的门下,是新学一脉的嫡系,故而才几年的时间,就在国子监中做了直讲。
自从三舍法确立,太学扩招,国子监中的学官人数日渐增多,基本上都是新学一脉。在他们的教导下,新学一脉不断壮大。现如今,国子监中的直讲、讲书、助教,一个个被牵扯进太学案中,眼下就只剩蔡卞等寥寥数人独撑大局。多数牵连进太学案中的学官,多半逃不离贬斥出外的,严重的甚至会追毁出身以来文字,而接替他们位置的学官,自是不会是新学中人。
“吕参政不是有消息说很快就要宣麻了吗?怎么还让太学案的声势闹得这么大?”
“李定要自清,不可能手下留情。舒亶想立名,只会往重里拷问。其实更多的还是苏轼的缘故,要不是天子特恩开释,让御史台脸面无光,也不至于急着在太学案上挽回颜面。”蔡京哈哈一笑,“纵使李定、舒亶都偏向新法,但他们要为自己考虑,吕参政就是成了吕相公,也一样压不住阵脚。”
……………………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从西北传回来的消息,也越来越压抑。
环庆高遵裕、泾原苗授,两人放弃韦州,率残部撤回境内。统领秦凤、熙河两路的王中正由于独木难支,亦借道葫芦河率师回返。李宪领河东军离开银夏,在弥陀洞驻扎下来。
两个月前声势浩荡的六路齐发,在灵州城下的一场溃败之后,已经烟消云散。此时就只剩下鄜延路在竭力维护着朝廷的脸面。种谔率领的官军盘踞银夏之地,看模样,似是要与党项的铁鹞子一决生死。只是他本人竟然已经回镇银州,这份反差让人分外觉得纳闷。
河东、河北两路的气氛则是越发的凝重,辽人虽然还没有动作,但谁都知道这等于是张弓搭箭,虽是平和,但私下里暗流汹涌。如果不小心行事,很有可能就会遭到党项人的反击。
由于西北两处的局势越来越紧张,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继续高歌猛进,已经攻下甘州的王舜臣,他的功绩在京城中没有掀起一丝涟漪。纵使他能光复河西,但在辽人可能南下的压力下,说不定转眼就会被西夏夺占回去。
但七月上旬的天下时局,是异样的平静。
西夏没有动作,辽国同样也没有动作。战争在这段时间里,似乎已经不复存在。
一直到了七月十一,河东、河北同时来报,辽主的宫帐已经离开了鸳鸯泺,开始向南京道的方向进发。
辽主七月迁捺钵至秋山行猎,九月至燕京体察南京军政,这样的出巡路线过去是经常出现的。可放到现在,味道就变了。
这很有可能是战争的开始。但也有人认为这是耶律乙辛在虚张声势,只是想从朝廷手中敲诈出更多的岁币而已。
不过并没有人敢于明确的站出来说明耶律乙辛绝不会举兵南下。作出判断很容易,但对自己的判断确信无疑也不难,难就难在将自己的身家性命全都压上去。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