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2、八年7月2日 晴
书海居 m.shuhaiju.net
802、八年7月2日 晴(第 4/4 页)
相比较金陵和长安,海州的地理位置在沿海城市里不算最好,但它却有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是稳定,既不是兵家必争之地又不算是酷暑严寒,虽然发展农业和工业都不算最好,但它却是两种情况交融之处,发展起来并不需要特别的更改某个偏重。
作为海州最高长官的郭刺史,现在就像个虔诚的学生一样拿着羊皮封面的小本子不断记录着宋北云所说的话,看上去非常专注。
“两位大人,前方便是工人的饭堂了。”旁边的参谋此刻提醒了一声:“两位是否要进去瞧瞧?”
港口的食堂非常大,而且不止一个。毕竟要供应数万人的日常饮食,这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而且是宋北云最重视的一环。
一行人走入饭堂,虽然还不到开饭的点,但却一直有上夜班的工人在这里吃饭。
他们走到饭菜的窗口,看到盆里的饭菜,宋北云笑道:“现在应该就是中午的剩饭了,我平日也在这里吃的,一般都能有十个菜。后厨有五十几个厨人忙活。”
郭刺史看了一圈,最后甚至也要上了一份,就地品尝了起来。说实话,大锅菜能好吃到哪里去呢,但胜在便宜实惠量大,一个工人一顿饭要上两荤一素不过五文钱,若是全素不过三文,一家三口一日吃到吐也不到四十文,一个月一贯多钱就能吃得舒舒服服。
“郭大人,要不今日就莫要离开了,明日这里军营有比武,倒不如留下来看个热闹。”
郭刺史明日可是有要事的,可宋北云都亲自开口了,难不成他还能说自己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不成?那自然是一口应允了下来,说明日定要瞧瞧这海州港的盛况。
而他们出门时,正巧赶上了第一批下班的工人前来打饭,看到那浩浩荡荡的人群,郭刺史倒是不由自主的感慨了一句:“往日只听闻宋大人乃是治世良臣,如今亲眼一见,却是不知该从何处感慨?”
“郭大人何出此言?”
郭刺史干巴巴的笑了起来:“上次我看到如此多的人吃饭,还是那年旱灾时的官府放饭,那些百姓不用棍棒都不得维持秩序,而这里同样是如此多人却能够井井有条。”
“郭大人此言差矣。”宋北云背着手带着郭刺史远离了人群,来到后头正在开凿的水渠边说道:“灾民不知慢了是否还有,而工人知道不管自己多落后都会有一口吃的,即便是饭菜光了,还有面条烙饼包子馍馍。郭大人啊,这便是我一直所说的,即便是府库中无钱了,便是砸锅卖铁也要让下头人吃饱肚子,工钱几个月不发,百姓也便是抱怨一声,可若是断了两天的口粮,那可是会恐慌的。”
“多谢宋大人,受教了。”
宋北云哈哈一笑:“算不得教,就是提醒一番,将来海州港周遭的工厂、作坊终究是要回归海州,希望郭大人能够好好经营。”
“啊?这……”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