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赛道投资为基,产业链为主(+16/19更)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726章 赛道投资为基,产业链为主(+16/19更)(第 3/4 页)
听方年说完,沈尼尔稍加思考,道:“我大概明白方总的意思了。”
“假如现在开始制造移动社交风口,应该聚焦于陌生人社交?”
方年点点头:“虽然现在微博、知乎等都开始了移动化,但这类社交平台的爆发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发酵。”
“在我看来,可以通过大力发展单一形式的陌生人社交,盘活之前的手游领域,形成有机结合。”
“……”
事实上,方年能跟沈尼尔一拍即合,飞快组建影响力俱乐部的核心因素是:
沈尼尔偏爱赛道投资。
所谓赛道投资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看准了一个行业的整体发展潜力,就大举对行业内进行覆盖式股权投资。
通过行业内企业间的并购,大鱼吃小鱼,最终形成少量的寡头,从而在一级市场就获得超额回报。
实在不行,推到ipo,也一样可以获得超高额回报。
影响力基金一期投资手游行业,就是纯粹的赛道投资模式。
这也是为什么沈尼尔跟方年联手那么轻易撬动了如此海量资本的缘故。
因为整个中国的资本,能玩得起赛道投资的,也就是那么一两家。
甚至有时候一些行业沈尼尔都玩不转。
这就是个合则多方受益的模式。
当然,共同合作还有一个好处。
足以乱杀。
比如手游行业,明显现在还不足够成熟,影响力基金进入后还不是直接乱杀。
这也是方年的人为风口论备受欢迎的缘故。
理论上只要资本金足够,死的也能说成活的,然后玩一出风口,击鼓传花然后走人。
只不过方年推动影响力俱乐部的成立,显然不只是有这么简单的获利计划。
虽然前沿天使也没什么钱,一样独自玩不转赛道投资。
但方年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人脉网去管理超千亿规模的私募。
之所没做,不是因为方年不爱钱,也不是因为方年懒,而是这样做得多了,指不定哪天就被人搞死了。
雨露均沾的共赢模式才能在资本市场存活。
推动影响力俱乐部也不是单纯为了均摊风险。
而是方年想要通过影响力俱乐部形成以创投(vc)机构投资人最喜欢的赛道投资为基础,扶持产业链为主的新型联合投资模型。
这也是为什么至今为止,影响力俱乐部都不把私募(pe)机构纳入进来的原因。
因为他们更偏向于价值投资,一般对一个项目会进行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数据调查收集,然后谨慎选择,最后对单一企业进行重仓投入。
而且不会投资创业型企业,一般是成长及扩张期的企业。
从这个方面来说,跟方年的预期目标根本不符,所以根本没办法一起玩。
当然……
方年的远景目标是一步步把影响力基金从投资应用科技领域转向偏基础科学领域投资。
至于能不能做到,很简单。
只要方年每次都让影响力基金获得难以想象的收益,哪怕最后明知有风险,也下不来船。
尤其是……
方年今天来之前就打算加深跟沈尼尔的关系。
本来方年就有影响力俱乐部的唯一一票否决权,需要超90%以上的人反对才无效。
加上雷軍、沈尼尔,以及鹅厂的李朝辉、晨兴的刘芹等几个明显会支持方年的人,再算上一些绝对没办法拒绝的人。
方年可以在必要时候完全贯彻自己的意志……
沈尼尔很快将整体梳理了一遍:“实在不能认同更多。”
“说起来方总去年就看好移动社交领域了吧,前沿天使好像没有投资动静?”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