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白粮之议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165章 白粮之议(第 2/3 页)
虽然他此趟出京,黄运泰大约是他遇到的最为热情友善的文官。但是礼下于人,必有所求的道理他还是明白的。黄运泰如此亲切,必然是想要从他这里获得些什么。
然而连一位巡抚都感觉头疼的事,他这刚刚才进入陛下视线中的一介小太监,多半是无能为力的。而且此行南下,他从郑芝龙等人手中收获的财物已经不少,自然也就不必冒险去贪图地方官员那点孝敬了。
再一个他队伍之中都是些桀骜不驯的海盗首领,到时在这天津卫弄出一点事端来,可就让他吃罪不起了。倒不如早日让他们和手下分开,离开了大海,这些海盗就算再是凶悍,四、五捕块也能擒拿了。
卢九德归心似箭,黄运泰也无计可施,不得不吩咐了从人即刻替几人准备入京的船只,并奉上了一些土仪作为馈赠。
天津距离北京约200余里,行船约一日夜可至。卢九德等人所乘为官船,可直达京城积水潭,不必在通州转陆路。
卢九德等人回来时,朱由检正在听户部尚书郭允厚汇报,秋粮征发的诸项事宜。
“…秋粮运送南北两京,计白糙等米连耗三十七万九千四百四十五石。上供及勋臣文官吏胥禄俸,俱悉民运,此即为白粮之役。
南运白粮,主要供给南京光禄寺及会同馆白米、神乐观糙米。因为江南五府距南京路途较近,且自行收贮,不涉收兑,又领盘用银两,所以南运白粮赋役尚不繁重。
北运白粮在嘉靖朝之前,由苏、松、常、嘉、湖五府征收,输运内府白熟粳糯米十七万四十余石,内折色八千余石,各府部糙粳米四万四千余石,内折色八千八百余石,令民运。
到了嘉靖朝后期,额设白粮增加到,一十八万八百六十余石有奇,由南浙之苏、松、常、杭、嘉、湖六郡征解。
至万历朝之后,额设白粮增至二十万十七石。而从江南运一石白粮至京城,算上路费及折损大约为四石。
因此万历朝翰林侍读赵用贤曾上疏,言此二十万石白粮当值八十余万石,民不堪其苦…”
听了郭允厚描述的递解白粮民户的惨状,朱由检也不由为之恻然。而郭允厚也只计算了官府明面上增加的耗米、加工费、北上租船过闸的费用,对于征收白粮时吏胥的额外盘剥,及到京城之后内库收兑时库吏的敲敛,都尚未提及。
以朱由检登基后,对内承运库的核查,及对于皇庄改制时,田尔耕等人上报的种种弊端来看,这八十余万石还是缩小了说,恐怕要翻上一倍有余才是。
否则也不会有一旦被选上白粮户,就必定破家身亡的说法。20万石白粮,最后竟然要多缴纳10倍的税额,这自然是家破人亡的下场。
朱由检听着这些白粮民户的遭遇,觉得自己的鼻子有些发酸,他迫使自己镇定下来后,向郭允厚问道:“那么郭尚书,你对这白粮之役可有什么改善的建议吗?”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