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煤和铁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595章 煤和铁(第 3/3 页)
不过知道龙烟铁矿是一回事,想要把铁矿石拉到北京郊区来则是另一回事。当初民国之所以在石景山成立冶铁厂,主要还是因为有京包铁路线的存在。
而现在的马拉铁轨,只不过刚刚联通到门头沟而已。想要把铁路线延伸到张家口去,那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过了门头沟之后,前往张家口的道路就是穿山越岭的山路了。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朱由检便打消了开发龙烟铁矿的念头。不过这座小高炉的建成,还是带给了他不少惊喜的。
冶铁厂的工匠们在摸索了两炉铁水之后,便开始理解这座小高炉的设计理念了。对于这些从各地调拨来的,可以算得上是大明冶铁经验最为丰富的工匠们,他们并不欠缺冶铁技术,只是缺少了一个完整的冶铁理念的引导而已。
当这座小高炉用第一炉铁水证明了,崇祯提出的冶铁不过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后,工匠们对于冶炼技术的理解便加深了一层。
对于朱由检提出的语焉不详的鼓风、造渣等理念,工匠们也开始有所理解,便开始尝试进行改进了。
不过最大的惊喜还在于,工部负责主持修建小高炉的一位官员和几名工匠们,在完整的经历了这座小高炉的修建和投产之后。认为在现有的基础上,完全可以设计出日产10吨以上的小高炉。
对于这位官员的报告,朱由检自然便有所期待了起来。虽然暂时无法开发龙烟铁矿,但是唐山和迁安地区的铁矿却已经可以开始进入开发阶段了。
原本在新成立的唐山县附近投入建设的唐山钢铁厂,已经开始修建两座同西山铁厂一般大小的小高炉了。
不过既然有了更为合适的小高炉设计,朱由检自然不介意更改一下,把其中的一座改变成日产20吨的小高炉。在他看来,即便是这座小高炉失败了,起码也能给这些工匠们获得些经验。
毕竟后世的冶铁高炉发展,是整个工业革命时期一步步发展出来的,这些冶铁高炉容积不断扩大的前提,都是建立在前人的无数次尝试中得来的。
而现在的大明工匠们,他们所提前接触的小高炉结构,已经完全超越了技术积累的过程,只有不断的给他们尝试的机会,这种新式的冶铁方式才能真正的被大明工匠们所消化掉。
当朱由检在王承恩的催促下,依依不舍的返回了专列时,太阳已经开始西斜了。老实说,和宏大雄伟的京城相比,朱由检反而觉得隐藏在山沟中的这些工厂,更让他有一种亲切感。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