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拜访隐居之士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十二章 拜访隐居之士(第 3/4 页)
更不要提那位现在的大将军范贞了。原本就出生于累世簪缨的豪门公族,家中规矩又该如何严密。这产子时候,厨房失火这般的事情当真能够发生,才是奇闻一件。
便是他们这些家族之中。若是出现了产子时候厨房失火,这般事情。那府中都不知道要死多少下人。
因此个个不屑一顾:“此为欲盖弥彰是也!”
“如此说来,大将军定然是十分重视此子了。要不然也不会拼命遮掩!”
“是了。一定是当年李氏的力量十分强大。大将军这才把少将军送过江来,交予舅氏来看护!”
同样一个事情。从不同角度去看,自然能够看出不同的东西来。
原本觉着。范易被送过江,一直不能回去。是失势了,父亲不待见。
现在知道这个传说以后,那就不同了。哪一个世家大族,不知道所有的财富权力,都不足以维护家族的风光。也只有子弟,杰出的子弟和燕京的家风,才能够让家族绵延不绝。
换着别的家族,有着这般的麒麟儿。那时无论多么重视也不为过的。这范家可不是范贞一个,可是整个家族都早已经渡江而去的。那可是累世簪缨的冠族。
再者,有着这般传说,对于人心的影响之大,不问可知。大将军若是真有野心,成其大事,就少不得这个儿子。别的不说,便是他们师徒四人听到这个传说。立刻就对范家的大业,生出了无比的信心,有着投靠之意。
想来,只要这位大将军范贞,不至于昏庸的话,无论如何也会重视这个儿子。而从这位大将军当政以来的表现来看,那是相当的精明能干,胸中韬略。如何也和昏庸扯不上关系!
有着家族重视,大将军本人重视。这位少将军的前途就不可限量啊。在家族大业,个人功业的面前,区区嫡庶之分,又能够算得了什么?
因此想着,心中都动了念头。云真甚至说道:“我回去,应该劝劝父祖,让他们多加亲近抚军大将军才是!”
抚军大将军,便是虞书了。坐镇楚郡,为江左东虞朝廷之中的最强的地方实力派,坐拥三万大军。镇守在这楚郡,都已经是近十年了。
莫泰也有着这个念头,不由点头同意。这两人家族都是楚郡附近的郡望世家,在此地有着极强的影响力。原本对于虞书并不是十分买账,虽然不曾反对,但是对于虞书那位抚军大将军也是相当冷淡。
如今是乱世,谁知道这东虞朝廷能不能够恢复天下?或者说一直占有楚郡?
所以作为日后定然是首当其冲的战区,这些世家为了身家性命着想。自然不能和一方太过亲近,那就是一棵树上吊死。
但是,现在情况不同。言真和莫泰回去把情况一说,家族长辈自然会有着决断。便不说现在就全面投靠。起码会更加配合……
这师徒四人想些什么,范易并不知道。但是心中也能猜着分。
却并不是太过在意。他观察着自家气运。见着身上有着金光冲出,弥漫全身。流光溢彩之间,如同宝盖一般。
这毕竟只是一缕分身转身,当时又有些损伤。因此转身之际,却就只有红光映照。
这也难免,其实历代的真命之主诞生,顶多也就这般异象而已。
便如同另外一个世界的宋太祖赵匡胤,生于洛阳夹马营,赤光绕室,异香经宿不散。体有金色。三日不变。
而明太祖朱元璋却是母陈氏,方娠,梦神授药一丸,置掌中有光,吞之,寤,口余香气。及产,红光满室。自是夜数有光起,邻里望见。惊以为火,辄奔救,至则无有。
而还有一个反面例子,便是那位和佛门勾勾搭搭。不清不楚的隋文帝杨坚。所谓“生高祖于冯翊般若寺,紫气充庭。”
隋代二世而亡,非是无因。这就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另外一个原因。却就是得国不正。这气运不纯啊!
就比如现在的范家,也有着这个问题。范贞得大虞龙气之助。而崛起。
匆匆为外戚,短短三两年间。就为江余云三州之都督。然后迎接大虞朝廷渡江。成了执掌朝政的大将军。
同时接手了大虞渡江的上百万人力,七八万的军队,还有各种人才,典章制度。还有江北的一些个州郡。
这些都是好处,都是得了大虞龙气的荫蔽!但是后来,却就麻烦缠身。和大虞的旧有势力纠缠了七八年的时间。
如今也不过只是勉强把那些旧日势力镇压了下去而已!
所以这个时候,范贞就有意北伐。这北伐如果胜利了,一切都好说。便是没有取得恢复天下的战果,只要大胜几场,恢复一部分的疆土。便会威望大增,彻底凌驾于朝堂之上。
到时候,甚至改朝换代,都是水到渠成。但是如果一败的话,却就可能折损根基啊!
那些反对势力,就都会跳出来。说到底都是借用大虞龙气的后遗症。
甚至这还不算最厉害的后遗症,最厉害之处之处,如果处理一个不好。那么整个新朝,都有可能如同另外一个世界的大隋那般,二世而亡。
只是这些事情,现在还用不上范易担心而已。
却在这个时候,有着几匹快马飞奔而来。远远就被护卫拦了下来,不一刻,就有着两个信使,验了印信,仓惶的奔走过来:“少将军不好了,抚军大将军被青阳道的青衣天军袭击,负伤逃回城中。如今城中震动……青阳道有着大举进攻之势,城外危险,还请少将军赶紧回城!”
范易还没有说话,李奇就面色大变,喝道:“此话当真?”
青衣天军是青阳道的精锐部队,乃是最为狂热的信仰青阳道的狂信徒所组成。战阵之时,悍不畏死,以战死为解脱,回归青神阳天怀抱。
这般疯子一样的敌人,是任何对手都闻之色变的。
范易心中虽然震惊,但是面上却依旧保持镇静,喝道:“到底怎么回事儿?”
虞书虽然没有大的才能,领军打仗更是非其所长。但是为人谨慎小心。
更有着一般好处,却是能够折节下士。知道自己不懂军事,就胡乱插手的少。肯听专业意见。
因此这许多年坐镇楚郡,虽然不敢说铁桶一般。但是起码还算稳固。
每过两三个月,虞书都要亲自巡视一圈辖境,见着各处地方的军备如何才肯放心。
这一次,却就是巡视之时。却不知道如何被青阳道给撞见,两千随行军马拼死保护,这才逃脱回城。饶是如此,肩头也是中了一箭。
这般情况之下,范易自然不能还呆在城外。亲兵护卫着,回城的时候,在半路上,就有着千人军队奉了命令接应范易回城。生恐范易有什么闪失。
然而,离城还有二十多里的地方,就见着前方尘土四起,已经斜撞上了青阳道来攻打的前方敌军。
这一刻。不论是范易手下的护卫,还是领军来迎接刘易的军侯都变了脸色。
这大虞朝廷实行的还是部曲制度。一部的长官是校尉。部下面就是曲,一曲的长官便是这军侯了。
此刻这军侯见到前方烟尘四起。如同龙卷一样高高卷起。心中就大叫糟糕,这是骑兵才能扬起如此高的烟尘。而且一看数量,就不会少,数量不会少于两千。
而这军侯手中只有一百骑兵,其他都只是步兵而已。心中就没有半点胜算,硬着头皮叫道:“少将军,我先带人护送你回去……”
范贞看着远处骑兵如同狂风卷来,摇摇头,喝道:“来不及了!寻找高地。立刻结阵。”
这刻范贞神情凛然,李奇目光大盛,手上已经按住了剑柄。如果这君候不听命的话,少不得要动用武力了。
见着这么一幕,这君候一个激灵。想着数月之前,这位少将军当街把一个校尉斩杀于长街之上的情形。顿时心中一寒。
再说了,从军事方面来说。刘易说的也没有半点错处!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