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不忘初心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一百一十一章 不忘初心(第 3/4 页)
孙传庭了然的点了点头,这种乡勇顺势则愈强,逆势则愈弱,完全满足不了大明皇帝的需求。
孙传庭深知万岁到底要的是什么军队,虽然大明眼下在议和,但是万岁的路数,怎么看都是在肢解建奴,当建奴的抵抗愈加顽强之后,付诸于军事行动在所难免。
孙传庭清楚的知道,京营这两万骑兵的战场是辽东。
孙传庭在卢象升这里取经之后,又直奔着大明关辽铁骑的建立者孙承宗而去。
“见过孙帝师。”孙传庭拱手行礼。
大明的跪礼很古怪,弟子见座师要行跪礼,上下级见了也要行跪礼,这是从于谦被明英宗朱祁镇杀死于菜市口,兴起的规矩。
朱祁镇这个扣门天子,不仅夺门之变里的封爵危害着锦衣卫们办案,与关外多有勾结,而朱祁镇下旨砍了于谦之后,大明这股跪拜的风气,应运而生。
一直到海瑞时候,才刹住了这股动不动就下跪的风气。
海瑞有个雅号叫海笔架,就是硬梗着脖子不肯行跪礼,唯独见嘉靖皇帝的时候,称君父而拜,跪在嘉靖皇帝面前,骂嘉靖皇帝,嘉靖嘉靖,家家干净。
自此以后,大明朝的臣工们,有的会见到座师先磕头,见到上级再磕头,嗑着嗑着把膝盖磕软了,骨头就软了,就再也站不起来了。
但是有的人,不愿意磕头,就是硬挺着,慢慢的也都随缘了。
按理说,孙承宗现在贵为四海同宗盟主、东林党魁、复社、东社、莲花诗社等首席笔正,作为东林党的孙传庭,应该磕一个。
但是,他孙传庭属于不愿意磕头的那一类人,但凡是他肯磕一个头,也不会死在李自成手中了。
因为不磕头照样可以飞黄腾达,为什么非要磕头呢?
海瑞是一个象征,象征着不磕头也可以活的很好的象征,所有人都知道海瑞是个清天,民间威望极高。
但是海瑞本身是个举人出身,还是个乡试举人,最开始是福建南平的一个教谕,就这出身,从成祖以后,能够名留青史的根本不存在。
但是海瑞凭借着自己的清名,最后致仕时是南京右都御史,南京都察院的正官,乃是正二品,与六部尚书平起平坐,死后被追赠太子太保,谥号忠介。
所以,海瑞从一个举人出身,做到正二品,连张居正走后都没有的谥号,他还得了一个美谥。
这不是飞黄腾达又是什么?
身前事,身后名,都有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