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不同的看法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二百三十五章 不同的看法(第 3/4 页)
大汉将军却止步在外殿,他们都带着绣春刀还别着手铳,虽然封口了,但是万岁没在月台之上,而是在群臣之间,他们一时间也不敢近身。
朱由检气急败坏的走回月台之上,忽然驻足,回头看了一眼周延儒,这事不是这么简单啊!
而且朱由检闻到了很熟悉的味道。
周延儒和温体仁不对付,整个朝堂都清楚,但这种拙劣的手段的目的,不是为了让温体仁挨板子那么简单。
今天是开启皇极殿迎耿如杞回朝的日子,皇帝必然大喜,但是朝堂大臣携带女人贴身衣物于皇极殿内,日后议论起耿如杞归朝的时候,更多的讨论焦点,反而会集中在温体仁携带女人亵衣参加大朝会。
相比较之下,这种带有八卦和猎奇色彩的新闻,更有噱头,也更具有冲击力,才符合传播学搞个大新闻的理念。
朱由检看了一眼黄立极,黄立极眼睛珠子转来转去,他不太懂万岁爷这个眼神的含义,但是看着丢在地上的那方肚兜,也是明白了其中弯弯绕绕。
万岁被人当枪使了!
黄立极俯首示意自己领会了圣意,搞舆论战,黄立极是十分内行的,而且温体仁掌管翰林数载,又是两届甲榜进士的座师,其自身就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为了自己的名望,温体仁会跟他黄立极精诚合作,将事情拉回正轨。
“万岁爷,温体仁廷杖是常例还是旧例?”王承恩作为大明皇帝的心腹,几个眼神就瞬间明白了皇帝的忧虑,低声问道。
“旧例。”朱由检当然知道温体仁是被陷害的,这顿打,完全没必要打实。
朱由检上朝的没好心情被破坏的一干二净,但是国政依旧是要处理的,再糟心也不能误了国事。
“算学之事,算到年底京察大考之事上,无法通过算学,则取消监生历事之事,待到通过之后,再历事,王尚书,此事交于你办。”朱由检也懒得废话,高数挂科还想毕业?
历事制度,是国子监的一个制度。
国子监从洪武五年开始,实行监生实习历事制度,即让国子监高年级学生分别到六部、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行人司等京师衙门进行实习。时间为三个月、一年、三年不等。
这种制度可使监生,在未进入仕途之前得到实际锻炼的机会,是对国子监教育的一种补充,在科举之时,不是泛泛而谈,而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论述。
不让历事,就是不让毕业。
上个学还挑三拣四,线性规划在最开始的学习中,也就是初中不等式组级别的数学知识,并不高深,后世任何一个认真完成九年义务的初中毕业生都可以完成。
数形结合、单纯行法、对偶理论、互补松弛公理都是浅尝辄止,对于国子监的监生而言,并非难事,这不是朱由检在为难他们。
大朝会进行到了晌午时分才结束,中午就是赐宴,下午小歇之后,耿如杞要单独面圣,与皇帝奏对之后,耿如杞才会回家,天一亮,又要出发回到顺义,领着宣大勤王军做事。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