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虎贲
书海居 m.shuhaiju.net
第四百三十九章:虎贲(第 2/4 页)
自己的儿子,那房遗爱小翰林? 直接被征调去了新军,当然? 是不带兵的? 做了新军的文职,给了一个录事参军。
要死了,要死了……
此前还是从七品的翰林官,在户部观政? 转过头? 做了军中的录事参军啊,这录事参军乃是军中文职,相当于后世的参谋,是负责文书工作的。
最可恶的是,这录事参军乃是从八品? 还是军中文职,相当于是一撸到底了。
朝中已经开始有许多议论了。
大家都觉得匪夷所思。
而陛下只一副神秘兮兮的样子? 好像有什么深意,可又好像啥都没有。
众臣揣测着帝心? 却都一头雾水。
这边云里雾里,陈正泰则是在另一边? 已风风火火地开始募兵了。
而更令人大跌眼镜的是? 陈正泰招募的……竟都是百工子弟。
直接新闻报里刊载? 招募百工子弟从军。
这消息一出,又是无数人哗然。
在大唐,军队和后世的是不同的,从宋朝开始,就有好男不当兵的传统,可在大唐却是不同,从军是极荣耀的事,只有良家子弟才有次殊荣幸
一个家族里,哪怕是世家大族,总会有一些子弟翻身上马,去求取功名,倘若立功,则受赏封爵,家族也与有荣焉。
即便不是世族,这关陇一带的良家子弟们,也打小就在父祖的培养之下学习一些骑射的技巧,他们的人生路径,便是进入骠骑府,而后成为骨干,有的立下功劳,衣锦还乡,也有的碌碌无为,回家继续继承父祖的田产,耕种土地。
百工子弟算怎么回事?而且还是大张旗鼓的招募,新闻报里登了,这一下子,许多人开始察觉到越发的不对劲了。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百工属于贱业,哪怕是有许多匠人在二皮沟和朔方挣了不少的钱,可是贱业就是贱业,至少是良家子们瞧不起的。
这么一些人,自小不学弓马,也不好好做工,从军入伍?
这不是笑话吗?
这兵员的质量,很堪忧啊。
而且在人们印象中,百工子弟们的心思多,不似良家子们一般朴实,是要闹笑话的。
可人们鄙夷轻视也好,其他的也罢,新闻报还是刊载出来了,大力鼓动百工子弟们从军。
从二皮沟到朔方,甚至是鄠县,这些匠人们顿时沸腾了。
于是一下子的,街头巷尾,都在议论这些事。
从军在这个时代,是一个出路,人们也向往着这等事,能从军,某种程度而言,是匠人们地位的提高。
子弟们有的在家里游手好闲,留在身边也是祸害,倒不如从军一些年,反正有朝廷养着。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友们都在看